历史学家陈旭麓有一句名言:“中国不是自己走出中世纪的,是被轰出中世纪的。”陈旭麓所说的“轰”是指( )
|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D.中日甲午战争 |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1949 年《共同纲领》在内容上的根本不同在于
| A.规定了国家政体不同 |
| B.《宪法》规定了人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
| C.规定的社会形态和体现出的原则不同 |
| D.规定的权力机关不同 |
从清末立宪到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中国的宪政建设经历了近半个世纪,其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文件是
| A.《钦定宪法大纲》 | B.《临时约法》 |
|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D.《共同纲领》 |
全国土地改革完成后实行的土地制度是
| A.农民个体所有,个体经营 |
| B.集体所有,集体经营 |
| C.集体所有,个体经营 |
| D.国家所有,个体经营 |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恢复国民经济,振兴民族工业,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A.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
| B.接管私人资本主义企业 |
| C.合理调整工商业 |
| D.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
语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据统计以下为1949—1952年各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出现的高频率语汇。其中属于1952年的是
| A.严重、困难、农民、地区、解放 |
| B.敌人、解放军、中国人民、美国、解放 |
| C.准备、中国共产党、敌人、改造、经济建设 |
| D.中国人民、侵略、中国、美帝国主义、祖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