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认为,“中国现在虽然没有大地主,但是一般农民,都是没有田的,农民所耕的田,大都是属于地主的,地主却不去耕作。中国农民都不是为自己耕田,是替地主耕田,所生产的产品,大半是被地主夺去了。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应该用政治和法律手段来解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体现了空想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 B.土地问题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
C.主张用革命手段剥夺地主土地 | D.体现了“耕者有其田”的思想 |
从秦代到清代,在各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A.君主土地私有制 | B.井田制 |
C.地主土地私有制 | D.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
面对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迅速发展,中国政府的重大举措是
A.全面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
B.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C.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
D.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9年度《人类发展报告》指出:“迄今为止的全球化是
不平衡的,它加深了穷国和富国、穷人和富人的鸿沟。”我国学者认为:“西方是经济全
球化最大的赢家,第三世界却可悲地扮演着输家的角色。”发展中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
的过程中受到主要按西方国家意志制定的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的影响和制约。但是,发
展中国家无法选择逃避,毕竟全球化能够提供发展机遇。对于上述材料的认识不正确的
是
A.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西方主导的 | B.发展中国家面临日益严重的挑战 |
C.旧的国际秩序不利于发展中国家 | D.发展中国家应该回避全球化过程 |
中国自1986年申请重返关贸总协定以来,经过长达十多年的努力,最终在2001
年如愿以偿地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那么,中国政府积极努力加入WTO的主要原因是
A.此举符合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 |
B.此举符合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要求 |
C.此举有利于防止物价上涨、通货膨胀 |
D.此举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百利而无一害 |
列宁说,新经济政策是一种用“改良主义的方法”来解决苏维埃俄国过渡时
期经济发展战略任务的长期政策。这里的“改良主义”是指
A.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 B.修改、调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C.壮大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 D.利用市场关系和资本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