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晚清到民国初年,“诗界革命”、“文界革命”、“文学革命”、“思想革命”、“家庭革命”、“婚姻革命”、“教育革命”、“社会革命”、“佛教革命”、“祖宗革命”、“经济革命”,“产业革命”、“科学革命”、“国民革命”等术语、口号相继出现,这显示了
| A.国民权利和自由得到法律保障 | B.革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
| C.民主共和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 D.革命影响的深度和广度 |
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的标志是
| A.1957年《罗马条约》的签订 |
| B.1965年《布鲁塞尔条约》的签订 |
| C.1993年欧洲联盟的成立 |
| D.1999年欧盟单一货币的问世 |
下列有关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是一个区域性的国际政治经济组织 |
| B.成员国间存在文化和历史差异,影响发展 |
| C.在区域组织中法律最为完善 |
| D.合作领域包括经济、军事和政治等方面 |
与近代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呈现的新特征是
| A.通讯技术的进步促进世界贸易增长 |
| B.世界开始由分散日益走向一个整体 |
| C.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
| D.通商、投资的经济需求与武力威胁结合 |
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沼之中而不能自拔”。这里的“跨进了新时代”主要是指赫鲁晓夫改革
| A.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
| B.彻底冲破了苏联原有体制的束缚 |
| C.根本上改变了苏联农业落后的面貌 |
| D.使苏联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 |
20世纪30年代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主要特点是
| A.注意发挥市场的作用 |
| B.农轻重协调平衡发展 |
| C.牺牲农业保证工业化的实现 |
| D.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