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9月,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上海发表演讲时说:“了解中美文化观念上的差异非常重要。美国历史只有两百年,而中国有五千年历史。中国人确信他们的历史至少有四千八百年不需要美国参与。”(摘自凌志军《交锋》) 基辛格这番讲话的真正意图是
A.高度赞扬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 | B.指出中美文化观念上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
C.强调世界格局的多极化不可逆转 | D.认为美国企图干涉中国内政是不明智的 |
在世界历史上,首次出现“南北美洲和东欧(包括西伯利亚)生产原料,非洲提供人力,亚洲提供各种奢侈品,西欧则指挥这些全球性活动”。其描述的现象开始于
A.文艺复兴 | B.新航路开辟 | C.“光荣革命” | D.工业革命 |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这样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对这一点最恰当的解释是
A.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 |
B.企业家为航海活动提供了必需的物质支持 |
C.突出了企业家们的作用 |
D.资本的发展和需求是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 |
黄邦和在《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一书中这样描述:“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了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的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没有把世界连成整体的地理大革命,也不可能出现推动否定旧传统的思想解放运动。”下列评论不符合材料意图的是
A.在资本主义为主体的体系下,人类各个文明逐渐被纳入了统一的整体 |
B.新航路的开辟给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
C.新开路开辟给亚非拉地区带来的灾难是作者要强调的主旨 |
D.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 |
1502—1505年,阿拉伯商船在印度洋的香料运载量从平均每年的350万磅,骤减为不足100万磅。威尼斯商人于1504年再次驾驶商船前往贝鲁特和亚历山大购货时,突然发现市场上竟然没有香料出售。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A.葡萄牙人基本垄断了印度的香料贸易 |
B.西班牙人基本垄断了印度的香料贸易 |
C.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地中海的香料贸易 |
D.印度半岛战争频繁,香料生产停滞 |
当代某学者认为:“如果说西方的兴起或崛起靠的是从美洲掠夺过来的白银,……那显然忽视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商业、金融、文化、科技及相关制度的发展,也没有领会到古罗马留在西方的民主法治思想,那些发展给了西欧以超前的制度资本和实力。”这一观点认为西方的崛起
A.主要靠对外掠夺 | B.更靠其内在的发展 |
C.与对外掠夺无关 | D.更靠古罗马的法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