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为五种气态烃,其中A、B、C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1 molC能与2mol溴单质完全加成,生成物质分子中每个碳原子上都有一个溴原子。A与C具有相同的通式,A与H2加成得B,B与相同条件下N2密度相同,D是所有的烃中含碳质量分数最低的,E是D的同系物,完全燃烧等物质的量B、E生成CO2的量相同。请回答:
(1)写出C的结构简式 。
(2)B的电子式 ,其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 。
(3)当碳原子数4≤n≤10时,在D、E的同系物中,其一氯化物没有同分异构体,二氯代物有3种同分异构体的物质是 (写名称)。
(4)将A、B、C、D等物质的量混合,120℃时,取VL混合物在6VLO2中充分燃烧,保持温度不变,反应后所得气体积为 。
金属铝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均可与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转化关系如下:
(已知,气体D和F反应可生成盐,气体D和A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和B两溶液混合产生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的化学式;
(2)C、E排入大气中会造成大气污染,在催化剂存在下,D可以将C、E转化为无毒的气态单质,该单质的电子式;
(3)过量D的水溶液与A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D→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除去气体C中的杂质气体E的化学方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6)完成铝在碱性条件下与N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7)Al与NO3―在酸性条件下反应,Al与被还原的NO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1)A、B、C、D是周期表中前10号元素,它们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D能分别与A、B、C形成电子总数相等的多原子分子M、N、W,且在M、N、W分子中,A、B、C原子都采取sp3杂化。
①A、B、C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 (用元素符号表示)。A22-与C22+互为等电子体,C22+的电子式__________
②N的沸点比其同族相邻氢化物沸点高的主要原因是_____。W分子的空间构型的名称是_________
(2)E、F、G三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均为4s1。
①F元素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_____
②E元素单质的晶体堆积模型为_____(填字母)
a.简单立方堆积b.体心立方堆积c.六方最密堆积d.面心立方最密堆积
③向G的硫酸盐溶液中通入过量N气体,可生成[G(N)4]2+不考虑空间构型,[G(N)4]2+
的结构可用示意图表示为_____ (用元素符号表示)。
由中学化学常见元素组成的单质A、B、C和甲、乙、丙、丁、戊五种化合物有下图所示转化关系,A是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乙_______、丁_______、戊_______
(2)写出甲物质在工业上的一种主要用途:_______
(3)写出甲→乙+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A→乙+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近来有新闻报道,在“酒鬼”酒中检验出“塑化剂”,“塑化剂”又名“增塑剂”其在工业上用途非常广泛,但其若进人人体则危害健康。“塑化剂”种类很多,其中一种 “塑化剂”的制备流程如下:
已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①_______②_______⑦_______0
(2)写出下列方程式: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__________
(3)D的属于酯类且含有两个甲基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种,写出其中一种核磁共振氢谱有3个峰,且氢原子数为6:1:1的结构式_______。
已知:A为淡黄色固体,E、X常温下为气体,A、B、C、D含有相同的金属离子,其转化关系如右(部分产物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常温常压下,3.9gA与足量的氷充分反应放出热量a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 向500mL0.3mol/L的B溶液中缓慢通入2.24L(标准状况下)的气体X,则所得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3) 已知20°C时的溶解度:S(Na2CO3)=21.2g,S(NaHCO3)=9.6g。则20°C恒温条件下向121.2g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气体,理论上可以析出NaHCO3________g (小数点后保留1位)
(4) 现有甲、乙两瓶无色溶液,已知它们可能是以下四种溶液:MgCl2溶液、 AlCl3溶液、NaOH溶液、氨水中的两种,现做如下实验:
①取440mL甲与120mL乙反应,产生1.56g白色沉淀M
②取440mL乙与120mL甲反应,也产生1. 56g白色沉淀M
③取120mL甲溶液与400mL乙溶液反应,则产生3.12g白色沉淀M;通过必要的计算和推理判定:甲溶液为__________溶液,乙溶液为________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