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盖。对于该溶液的探究,同学们的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A.取样,在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如果有气泡产生,则可证明该溶液已变质 |
B.取样,在溶液中滴加酚酞,如酚酞呈无色,则溶液已完全变质 |
C.取样,在溶液中加入过量滴有酚酞的氯化钡溶液,如产生白色沉淀,且上层清液呈红色,则溶液未完全变质 |
D.取样,在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则可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产生的杂质 |
为了区别O2与CO2两瓶无色气体,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
A.分别观察气体的颜色 |
B.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 |
C.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
D.用软塑料可乐瓶分别盛满上述两种气体,各倒入1/5容积的水,盖紧瓶盖,振荡 |
点燃H2、O2和N2的混合气体20g,充分反应后生成18g水,则剩余的可能是( )
A.O2和N2的混合气体2g | B.H2和N2的混合气体2g |
C.H2、O2和N2的混合气体2g | D.2g N2 |
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
A.纯净物 | B.化合物 | C.单质 | D.混合物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种物质间发生的反应,一定属于化合反应 |
B.生成两种其他物质的反应,一定属于分解反应 |
C.5g二氧化碳与10g一氧化碳所含氧元素的质量相等 |
D.H2SO4和H3PO4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 |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
B.地壳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氧 |
C.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一类原子的总称 |
D.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氧原子和硫原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