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农村和小城镇就业机会多 |
B.在大城市工作经济收入水平低 |
C.农村和小城镇环境质量高,基础设施完善 |
D.小城镇人口密集,文化交流条件好 |
下列关于合理人口数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合理人口容量是根据一地的自然资源的数量而确定的 |
B.一个地区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合理人口容量一旦确定,不会发生变化 |
C.合理人口容量的提出,有利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
D.科学技术水平和人类消费水平的提高,都会使合理人口容量变小 |
下图为不同人口增长方式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规模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唯一指标 |
B.制约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资源 |
C.我国目前人口增长方式属于甲方式 |
D.乙人口增长方式不会出现人口问题 |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3亿。当时的学者汪士铎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13亿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据此回答下列问题。以上材料表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是
A.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 B.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 |
C.科技发展水平 | D.蕴藏的资源数量 |
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我国必须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其主要意义在于
A.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 | B.规划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 |
C.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 | D.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
下图为我国某一时段人口统计图(含预测)。读下图回答各题。据图可知,我国人口数量最大和劳动人口最多的时间分别为
A.2040年左右、2026年左右 | B.2035年左右、2040年左右 |
C.2040年左右、2035年左右 | D.2035年左右、2020年左右 |
据图预测,未来我国三十年
A.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 B.人口死亡率不断下降 |
C.人口老龄化严重 | D.人口大量外迁 |
今后我国人口工作的重点是
①大量吸引海外移民 ②取消计划生育政策 ③引导人口合理迁移 ④完善养老体系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我国开始采取渐进、微调、各省不同步的方式启动“单独二胎”政策, 即夫妻双方一人为独生子女,第一胎非多胞胎,即可生二胎。据此回答下列问题。我国启动此项政策的国情是
A.人口死亡率增高 | B.人口老龄化加剧 |
C.环境承载力提高 | D.城市化进程加快 |
此项政策实施,带来的影响最可能是
A.降低家庭抵御风险的能力 | B.使得人口增长模式转型 |
C.保持合理的劳动力规模 | D.加剧性别不均衡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