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文言文阅读,回答小题
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太夫人告之曰:“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曰:‘毋以是为我累。’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以庇而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耶?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自吾为汝家妇,不及事吾姑,然知汝父之能养也。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吾之始归也,汝父免于母丧方逾年。岁时祭祀,则必涕泣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间御酒食,则又涕泣曰:‘昔常不足,而今有余,其何及也!’吾始一二见之,以为新免于丧适然耳。既而其后常然,至其终身未尝不然。吾虽不及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养也。
“汝父为吏,尝夜烛治官书……回顾乳者抱汝而立于旁,因指而叹曰:‘术者谓我岁行在戌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故能详也。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耶!呜呼!其心厚于仁者邪!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汝其勉之!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修泣而志之,不敢忘。
(节选自欧阳修《泷冈阡表》)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至于成人俾:使
B.其心于仁者邪厚:注重,重视
C.此死也,我求其生不得尔狱:案件
D.则死者与我皆无也恨:仇恨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吾恃而能自守耶?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可胜道也哉
B.太夫人告
不知将军宽至此也
C.而此知汝父之能养也
木欣欣向荣
D.汝勉之

而余亦悔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品读全文,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段文字生动的叙写了作者年幼丧父、家境贫寒、依靠母亲抚育的情况,以及其父为官清廉、宅心仁厚、表里如一的品德。
B.这段文字运用直接描写的笔法,正面表现出人物的思想性格。如从太夫人语中传述一二,其父盛德遗训可闻,其母之贤达自现。
C.文中两次说到“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她这样充满自信的理由是丈夫宅心仁厚,家风良好,儿子必将受到熏陶和教育,长大成人。
D.作者运用多种艺术手法着力描绘人物,使其父的清廉仁厚与其母的仁爱贤达交相辉映,互相映衬。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0分)
(1)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
(2)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姚僧垣传
姚僧垣字法卫,吴兴武康人。梁武帝大同九年领殿中医师。时葛修华宿患积时,方术莫效,梁武帝乃令其视之。还,具说其状,并记增损时候。梁武帝叹曰:“卿用意绵密,乃至于此,以此候疾,何疾可逃吴?”
后为太祖征。
天和元年,大将军、乐平公窦集暴感风疾,精神瞀乱,无所觉知。诸医先视者,皆云已已不可救。僧垣后至,曰:“困则困矣,终当不死。若专以见付,相为治之。”其家忻然,请受方术。僧垣为合汤散,所患即瘳。
建德四年,高祖亲戎东讨,至河阴遇疾。口不能言;睑垂覆目,不复瞻视;一足短缩,又不得行。僧垣以为诸藏俱病,不可并治。军中之要,莫先于语。乃处方进药,帝遂得言。次又治目,目疾便愈。末乃治足,足疾亦瘳。比至华州,帝已痊复。宣政元年,高祖行幸云阳,遂寝疾。乃诏僧垣赴行在所。内史柳昂私问曰:“至尊贬膳日久,脉候如何?”对曰:“天子上应天心,或当非愚所及。若凡庶如此,万无一全。”寻而帝崩。
宣帝初在东宫,常苦心痛。乃令僧垣治之,其疾即愈。帝甚悦。及即位,恩礼弥隆。常从容谓僧垣曰:“常闻先帝呼公为姚公,有之乎?”对曰:“臣曲荷殊私,实如圣旨。”帝曰:“此是尚齿之辞,非为贵爵之号。朕当为公建国开家,为子孙永业。”乃封长寿县公,邑一千户。册命之日,又赐以金带及衣服等。
大象二年,除太医下大夫。帝寻有疾,至于大渐。僧垣宿直侍。帝谓随公曰:“今日性命,唯委此人。”僧垣知帝诊候危殆,必不全济。乃对曰:“臣荷恩既重,思在效力。但恐庸短不逮,敢不尽心。”帝颔之。及静帝嗣位,迁上开府仪同大将军。隋开皇初,进爵北绛郡公。三年卒。时年八十五。
(节选自《周书•姚僧垣传》)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此候疾候:侍候。
B.高祖亲戎东讨戎:统率军队。
C.至尊贬膳日久贬:减少。
D.臣曲荷殊私私:偏爱

以下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姚僧垣医术高妙的一组是
1梁武帝大同九年领殿中医师 2僧垣为合汤散,所患即瘳
3乃处方进药,帝遂得言 4若凡庶如此,万无一全
5帝甚悦。及即位,恩礼弥隆 6僧垣知帝诊候危殆,必不全济

A.135 B.146 C.236 D.245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姚僧垣医术高超,为葛修华治疗痼疾时非常细心,全面了解病人的症状,记录病情变化,使得梁武帝赞叹有加。
B.高祖东征时身患疾病,姚僧垣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确定详细的治疗方案,然后对症下药,很快把高祖的病全都治好了。
C.宣帝先前曾患心痛病,经姚僧垣治疗得以痊愈。宣帝非常感激,后来给他赐爵封地,使他拥有子孙相传的基业。
D.姚僧垣一生侍奉几代帝王,能够做到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并且还很谨慎,在宫中应对得体,深得信任,屡屡升迁。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为宰,辞曰:“臣,君之庸臣也。君加惠于臣,使不冻馁,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者,则非臣之所能也;若必治国家者,则其管夷吾乎。臣之所不若夷吾者五:宽惠柔民,弗若也;治国家不失其柄,弗若也;忠信可结于百姓,弗若也,制礼义可法于四方,弗若也;执枹鼓立于军门,使百姓皆加勇焉,弗若也。”桓公曰:“夫管夷吾射寡人中钩,是以滨于死。”鲍叔对曰:“夫为其君动也。君若宥而反之,夫犹是也。”桓公曰:“若何?”鲍子对曰:“请诸鲁。”桓公曰:“施伯,鲁君之谋臣也,夫知吾将用之,必不予我矣。若之何?”鲍子对曰:“使人请诸鲁,曰:‘寡君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国,欲以戮之于群臣,故请之。’则予我矣。”
桓公使请诸鲁,如鲍叔之言。庄公以问施伯,施伯对曰:“此非欲戮之也,欲用其政也。夫管子,天下之才也,所在之国则必得志于天下。令彼在齐,则必长为鲁国忧矣。”庄公曰:“若何?”施伯对曰:“杀而以其尸授之。”庄公将杀管仲,齐使者请曰:“寡君欲亲以为戮,若不生得以戮于群臣,犹未得请也。请生之。”于是庄公使束缚以予齐使,齐使受之以退。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桓公自莒反于齐反:返回
B.治国家不失其柄治:治理
C.是以滨于死滨:海滨
D.君若宥而反之宥:宽恕
9.下列各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10.对于文章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表现了鲍叔知人能让 ,举荐贤人的高风亮节。
B.文章表现了齐桓公重视人才,不计前嫌的博大胸襟。
C.文章叙述了鲍叔一再向齐桓公推荐管仲,终于打动了齐桓公的故事。
D.本文叙述了鲍叔深知管仲之才,向齐桓公推荐了管仲,并设巧计派人迎回管仲的故事。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臣,君之庸臣也。君加惠于臣,使不冻馁,则是君之赐也。
②忠信可结于百姓,弗若也,制礼义可法于四方,弗若也。
③寡君欲亲以为戮,若不生得以戮于群臣,犹未得请也。请生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4题。
马武字子张,南阳湖阳人也。少时避仇,客居江夏。王莽末,竟陵、西阳三老起兵于郡界,武往从之,后入绿林中,遂与汉军合。更始立,以武为侍郎,与世祖破王寻等,拜为振威将军,与尚书令谢躬共攻王郎。
及世祖拔邯郸,请躬及武等置酒高会,因欲以图躬,不克。既罢,独与武登丛台,从容谓武曰:“吾得渔阳、上谷突骑,欲令将军将之,何如?”武曰:“驽怯无方略。”世祖曰:“将军久将,习兵,岂与我掾史同哉!”武由是归心。
及谢躬诛死,武驰至射犬降,世祖见之甚悦,引置左右,每劳飨诸将,武辄起斟酌于前,世祖以为欢。复使将其部曲至邺,武叩头辞以不愿,世祖愈美其意,因从击群贼。世祖击尤来、五幡等,败于慎水,武独殿,还陷阵,故贼不得迫及。进至安次、小广阳,武常为军锋,力战无前,诸将皆引而随之,故遂破贼,穷追至平谷、浚靡而还。
世祖即位,以武为侍中、骑都尉,封山都侯。十三年,增邑,更封鄃侯。将兵北屯下曲阳,备匈奴。坐杀军吏,受诏将妻子就国。武径诣洛阳,上将军印绶,削户五百,定封为杨虚侯,因留奉朝请。
帝后与功臣诸侯宴语,从容言曰:“诸卿不遭际会,自度爵禄何所至乎?”武曰:“臣以武勇,可守尉督盗贼。”帝笑曰:“且勿为盗贼,自致亭长,斯可矣。”武为人嗜酒,阔达敢言,时醉在御前面折同列,言其短长,无所避忌。帝故纵之,以为笑乐。
显宗初,西羌寇陇右,覆军杀将,朝廷患之,复拜武捕虏将军,合四万人击之。到金城,与羌战,斩首六百级。又战于洛都谷,为羌所败,死者千余人。羌乃率众引出塞,武复追击到东、西邯,大破之,斩首四千六百级,获生口千六百人,余皆降散。武振旅还京师,增邑七百户,并前千八百户。永平四年,卒。 (选自《后汉书·马武传》,有删节)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因欲以图躬,不克克:成功
B.驽怯无方略驽:驽钝
C.受诏将妻子就国国:诸侯的封地
D.西羌寇陇右寇:贼寇
3.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马武“忠勇”的一组是(3分) ( )
①复使将其部曲至邺,武叩头辞以不愿②武常为军锋,力战无前③坐杀军吏,受诏将妻子就国④武径诣洛阳,上将军印绶⑤帝故纵之,以为笑乐⑥斩首四千六百级,获生口干六百人,余皆降散
A.①②⑥ B.②③⑤ C.③④⑥ D.①④⑤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世祖愈美其意,因从击群贼。(3分)
(2)时醉在御前面折同列,言其短长。(3分)
(3)覆军杀将,朝廷患之。(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4题。
郦食其
郦生食其者,陈留高阳人也。好读书,家贫落魄,无以为衣食业,为里监门吏。然县中贤豪不敢役,县中皆谓之狂生。
及陈胜、项梁等起,诸将徇地过高阳者数十人,郦生闻其将皆握龊好苛礼自用,不能听大度之言,郦生乃深自藏匿。后闻沛公将兵略地陈留郊,沛公麾下骑士适郦生里中子也,沛公时时问邑中贤士豪俊。骑士归,郦生见谓之曰:“吾闻沛公慢而易人,多大略,此真吾所愿从游,莫为我先。若见沛公,谓曰‘臣里中有郦生,年六十余,长八尺,人皆谓之狂生,生自谓我非狂生’。”骑士曰:“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与人言,常大骂。未可以儒生说也。”郦生曰:“弟言之。”骑士从容言如郦生所诫者。
沛公至高阳传舍,使人召郦生。郦生至,入谒,沛公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郦生。郦生入,则长揖不拜,曰:“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且欲率诸侯破秦也?”沛公骂曰:“竖儒!夫天下同苦秦久矣,故诸侯相率而攻秦,何谓助秦攻诸侯乎?”郦生曰:“必聚徒合义兵诛无道秦,不宜倨见长者。”于是沛公辍洗,起摄衣,延郦生上坐,谢之。郦生因言六国从横时。沛公喜,赐郦生食,问曰:“计将安出?”郦生曰:“足下起纠合之众,收散乱之兵,不满万人,欲以径入强秦,此所谓探虎口者也。夫陈留,天下之冲,四通五达之郊也,今其城又多积粟。臣善其令,请得使之,令下足下。即不听,足下举兵攻之,臣为内应。”于是遣郦生行,沛公引兵随之,遂下陈留。号郦食其为广野君。
后,使郦生说齐王。淮阴侯闻郦生伏轼下齐七十余城,乃夜度兵平原袭齐。齐王田广闻汉兵至,以为郦生卖己,乃曰:“汝能止汉军,我活汝;不然,我将亨(通“烹”) 汝!”郦生曰:“举大事不细谨,盛德不辞让。而公不为若更言!”齐王遂亨郦生,引兵东走。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有删改)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郦生至,入谒谒:拜见
B.延郦生上坐,谢之谢:道歉
C足下起纠合之众起: 出身
D.齐王遂亨郦生,引兵东走走:逃跑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郦食其是“狂生”的一组是(3分) ( )
①然县中贤豪不敢役②人皆谓之狂生,生自谓我非狂生③郦生人,则长揖不拜④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⑤欲以径人强秦,此所谓探虎口者也⑥而公不为若更言
A.①②⑥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此真吾所愿从游,莫为我先。(3分)
(2)臣善其令,请得使之,令下足下。(3分)
(3)举大事不细谨,盛德不辞让。(3分)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郑兴字少赣,河南开封人也。少学《公羊春秋》。晚善《左氏传》,通达其旨,同学者皆师之。
更始立,……兴为长史,奉迎迁都。更始诸将皆山东人,成劝留洛阳。兴说更始日:“陛下起自荆楚,权政未施,一朝建号,而山西雄杰争诛王莽,开关郊迎者,何也?此天下同苦王氏①虐政,而思高祖之旧德也。今久不抚之,臣恐百姓离心,盗贼复起矣。……今议者欲先定赤眉而后入关,是不识其本而争其末。恐国家之守转在函谷,虽卧洛阳,庸得安枕乎?”更始日:“朕西决矣。” 拜兴为谏议大夫。…… 会天水有反者,攻杀郡守,兴坐免。
时赤眉入关,东道不通,兴乃西归隗嚣。(嚣)虚心礼请。而兴耻为之屈,称疾不起。嚣矜己自饰,常以为西伯复作,乃与诸将议自立为王。兴闻而说嚣日:“《春秋传》云‘口不道忠信之言为嚣②,耳不听五声之和为聋’。问者诸将集会,无乃不道忠信之言;大将军之听,无乃阿而不察乎?昔文王承积德之绪,加之以睿圣,尚服事殷。……高祖征伐累年,犹以沛公行师。今令德虽明,世无宗周之祚;威略虽振,未有高祖之功,而欲举未可之事,昭速祸患,无乃不可乎?惟将军察之。”嚣竞不称王。 后遂广置职位,以自尊高。兴复止之曰:“夫中郎将、太中大夫、使持节官皆王者之器,非人臣所当制也。孔子日:‘惟器与名,不可以假人。’不可以假人者,亦不可以假于人也。无益于实,有损于名,非尊上之意也。……”嚣病之而止。……
侍御史杜林荐之日:“窃见河南郑兴,执义坚固,……宜侍帷幄,典职机密。……”乃征为太中大夫。兴好古学,尤明《左氏》《周官》。世言《左氏》者多祖于兴……。
  (选自《后汉书•郑范陈贾张列传》)
【注释】①王氏:王莽,这里指王莽暴政。②嚣:(xiāo),奸诈。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攻杀郡守,兴坐免坐:坐视
B.嚣矜己自饰矜:夸耀
C.常以为西伯复作作:发作
D.嚣病之而止病:患病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同学者皆师②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B.①兴闻而谓嚣日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C.①后遂广置职位,以自尊高②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D.①无益于实,有损于名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郑兴有政治远见,在众将领都不愿迁都的情况下,指出先平定赤眉然后迁都是本末
倒置,并劝说更始帝认清形势,安抚百姓,西进入关,稳定政权。
B.郑兴在赤眉军人关、东面的道路不通的情况下,往西归附了隗嚣,隗嚣很虚心,以
礼相请,而郑兴却认为屈就于他是耻辱的,就推说有病不起来。
C.郑兴善于引经据典,他巧妙地引用《春秋传》有关言论来指出隗嚣身边将领心怀异
志,并引用孔子的话,批评隗嚣大量设置官职来提高自己地位的做法。
D.郑兴喜好古文经学,他钻研《公羊春秋》,精通《左氏传》,造诣高深,与他一起学

习的人都以他为师。人们说起《左氏传》时,大多采用他的说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