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明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
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 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 |
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 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
关于下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A.80年代联合国亚非拉国家![]() |
B.第三世界的力量在六七十年代迅速崛起 |
C.西方国家放弃了对亚非拉国家的扼制政策 |
D.参加不结盟运动的国家日益增多 |
1972年9月25日,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宴会厅举行国宴欢迎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在周恩来致欢迎词后,田中致答词。在谈到侵华历史时,他表示:“过去几十年间日中关系经历了不幸的过程,期间我国给中国国民添了很大麻烦,我对此在此表示深切反省之意。”田中首相的这种说法
A.深刻反省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侵华历史 |
B.说明了日本敢于正视历史 |
C.用麻烦二字是对侵华战争的轻描淡写 |
D.中日之间在国家利益、历史问题上达成了共识 |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联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突出体现这种思想的是
A.中美![]() |
B.参与发起创立亚太经合组织 |
C.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 | D.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
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以下六个阶段:①尊敬时期(18世纪),②轻视时期(1840—1905),③乐善好施时期(1905—1937),④赞赏时期(1937—1944),⑤清醒时期(1944—1949),⑥敌对时期(1949——)。其中第4阶段看法的成因是中国()
A.提出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 | B.成为抗击法西斯的重要力量 |
C.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 D.成为美苏冷战的前沿 |
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了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冷战”时期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正被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所取代。这种变化从根本上
A.表明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形成 |
B.会引起各国外交政策的实质性变化 |
C.反映了两极格局结束后,和平已成为各国的追求 |
D.反映了各国因利益和实力的变化而导致对外政策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