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年代尺是我们归纳整理历史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下面是小丁同学在学习中国与某国关系发展简史时制作的年代尺,他学习的主题最有可能是中国和哪个国家的关系? 1894年 1931年 1937年 1945年
A.美国 | B.德国 | C.英国 | D.日本 |
有学者在评价辛亥革命时曾说: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据此,他认为辛亥革命的作用是()
A.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 B.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C.结束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 D.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
“皇上若决定变法,请先举三者。大集群臣于天坛太庙,或御乾清门,诏定国是,躬申誓戒,除旧布新,与民更始。”材料可能来自()
A.康有为的上书 | B.曾国藩的奏折 |
C.林则徐的文稿 | D.陈独秀的文章 |
2014年3月8日马航MH370航班失联以后,中国先后派遣“绵阳舰”、“井冈山舰”、“昆仑山舰”、“海口舰”等多艘军舰奔赴南海和印度洋“疑似海域”展开全力搜救,彰显了我人民海军的实力和现代化水平。近代以来,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一直成为国人的梦想,并为之苦苦求索。中国近代海军筹建开始于哪一时期?( )
A.洋务运动 | B.戊戌变法 |
C.辛亥革命 | D.新文化运动 |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一些城市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这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辛丑条约》的内容反映了上述现象的是()
A.中国赔偿白银4.5亿两 |
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
C.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 |
2014年4月13日,《人民日报》在《从甲午战争的废墟上崛起》一文中指出:“l20年前的那个甲午,是黑暗的、痛苦的、流血的、沉沦的甲午。”这里主要是指甲午战后()
A.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 |
B.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着灭亡的危险 |
C.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
D.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半殖民地化进程大大加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