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回答题。
图幅范围内的最大高差H可能为( )
| A.1500<H<2000 | B.1000<H<1100 |
| C.1400<H<1500 | D.1950<H<2000 |
下面四图中,能正确表示上图中沿30°纬线从106.5°至107°的地形剖面的是( )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关于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带性土壤为红壤和水稻土 |
| B.河流以雨水和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
| C.西部为平原,东部为山地,地势南高北低 |
| D.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小于同纬度东部地区 |
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图,该市功能区主要包括中心商务区、工业区、教育文化区和居民住宅区。图中标注的数值为年二氧化硫的平均污染量(克/立方米)分布。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若图中二氧化硫的污染源只有一处,则该地主要盛行()
| A.西北风 | B.东南风 |
| C.东北风 | D.西南风 |
以教育文化为主体定位的功能区宜设在()
| A.①② | B.③④ |
| C.⑤⑥ | D.③⑤ |
读“某区域城市发展统计图”,完成下题。
根据图中地理信息,判断该地()
| A.城市人口数量波动上升 | B.区域耕地面积增加 |
| C.人均城市用地没有变化 | D.处于逆城市化阶段 |
该城市发展产生的影响有()
| A.改变局部大气环流,使城区气温下降 |
| B.城市建筑面积扩大,生物多样性有所增加 |
| C.促进农业结构调整,蔬菜、乳畜、花卉等农业部门发展较快 |
| D.城区地表径流汇集速度减慢,洪涝灾害减少 |
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2005—2010年人口净迁移率(迁入率与迁出率之差,正数表示人口净迁入.反之为净迁出)与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题。
下列有关我国部分省区2005—2010年人口变化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江西省净迁入人口数增加②天津人口增长率大于四川③广东自然增长人口数大于净迁入人口数④贵州人口净减少
| A.①② | B.③④ |
| C.②③ | D.①④ |
图中人口数量的变化()
| A.加剧了北京、上海、天津城市交通拥堵 |
| B.引起江西、贵州的人口合理容量增大 |
| C.增强了广东、浙江第一产业的活力 |
| D.使北京、上海人口老龄化问题更加严重 |
在下图所示的山区自然灾害链中,①②③④依次是()
| A.滑坡、泥石流、地震、崩塌 |
| B.泥石流、地震、崩塌、滑坡 |
| C.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 |
| D.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 |
读“北极冰川面积逐月变化图”,完成下题。
北冰洋冰川面积最小值推迟至9月份出现的原因是()
| A.此时北极地区极昼时间渐长 |
| B.海洋水体升温较慢 |
| C.秋季北极地区多阴天 |
| D.此时北极冰川融化慢 |
为减小北极冰川面积变化的幅度,下列做法均合理的有()
①发展城市公共交通②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工业③利用太阳能发电④改进农业灌溉技术⑤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⑤ |
| C.①③④⑤ | D.①②③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