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粒色受独立遗传的三对基因A/a、B/b、C/c控制。A、B和C决定红色,每个基因对粒色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a、b和c决定白色。将粒色最浅和最深的植株杂交得到F1。中,与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表现型相同的概率是
A.1/64 B.15/64 C.6/64 D.20/64
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使大肠杆菌合成人的蛋白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常用相同的限制酶处理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DNA分子 |
B.DNA连接酶、限制酶和运载体是重组DNA必需的工具酶 |
C.可用含抗生素的培养基检测大肠杆菌中是否导入了重组DNA |
D.常选用细菌作为重组质粒受体主要是因为细菌繁殖快 |
科学家将β-干扰素基因进行定点突变,然后导入大肠杆菌表达,使干扰素第17位的半胱氨酸改变成丝氨酸,结果大大提高β-干扰素的抗病性活性,并且提高了储存稳定性。该生物技术为
A.基因工程 | B.蛋白质工程 | C.基因突变 | D.细胞工程 |
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能使马铃薯块茎含有人奶主要蛋白。以下有关该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采用反转录的方法得到的目的基因有内含子 |
B.基因非编码区对于目的基因在块茎中的表达是不可缺少的 |
C.马铃薯的叶肉细胞可作为受体细胞 |
D.用同一种限制酶,分别处理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DNA,可产生黏性末端而形成重组DNA分子 |
除了下列哪一项之外,其余的都是基因工程的运载体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A.能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并保存 |
B.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与外源基因连接 |
C.具有标记基因,便于进行筛选 |
D.是环形状态的DNA分子 |
某沿海滩涂有许多个芦苇群落,2000年向该滩涂B地的一个芦苇群落,2005年向该滩涂D地的一个芦苇群落引种互花米草,为研究不同发育时间的互花米草群落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科研人员2010年调查了B和D地的芦苇群落及互花米草群落,结果如下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引入互花米草初期,大型底栖动物的多样性下降 |
B.互花米草比芦苇的繁殖能力和扩散能力可能更强 |
C.互花米草群落发育时间越长,其垂直结构越复杂 |
D.引种互花米草后各大型底栖动物种群的年龄结构均为增长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