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新中国科技事业蓬勃发展,其中的“两弹”是指
A.原子弹 氢弹 | B.原子弹 导弹 | C.氢弹导弹 | D.氢弹 炸弹 |
1922年,陈独秀写成《对于现代中国政治问题之我见》中说:中国经济包括三个部分,内地乡村的家庭农业,各城市的手工业,沿海沿江近代资本主义式的工商业。帝国主义的侵略,及本国军阀的扰乱,不但农民破产,手工业被外国机器制造品所毁灭,而且新兴的工商业,也不能够发展起来和外国竞争。这说明了()
①陈独秀已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中国国情;
②中共已逐步认清了中国社会发展的障碍是什么;
③中共党人已有明确的社会发展目标;
④民主与科学始终是陈独秀的思想精髓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1919年9月,一位中国学者撰文指出:中国固有文明虽然不能直接应用于未来世界,然而中国文明也颇有足以证明西洋文明之错误,为未来中国固有文明之指导者。一些中国人发现“西洋文明之错误”是缘于()
A.辛亥革命无以救治中国 | B.一战和巴黎和会的国际矛盾 |
C.对五四运动的恐惧 | D.中国共产党提出推翻资产阶级政权的纲领 |
有学者编撰《中国现代化历程》一书,下列哪一事件不宜作为此书的独立章节()
A.鸦片战争 | B.太平天国运动 | C.洋务运动 | D.辛亥革命 |
1842年魏源编竣并刊行了《海国图志》。据档案记载,1853年,武英殿修书处奉旨将此书修缮贴锦进呈,但咸丰末有细读,读后有何感受,今人亦无从得知。1851年《海国图志》传往日本,两三年内,日本刊印的各种选本有二十多种。这一现象()
A.成为中国在现代化方面被耽搁二十年的诠释 |
B.导致十九后半期中日国势大相径庭的重要原因 |
C.激发日本有识之士推动社会变革 |
D.是中国重视文化编撰整理和传播的重要成就 |
下列疆域先后归属中原中央王朝统治的顺序为()
①黑龙江流域②天山南北③云贵高原④西藏地区
A.①②③④ | B.②①③④ | C.③②①④ | D.②③④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