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动物细胞的培养常用于生理、病理、药理等方面的研究。下图示动物细胞培养的部分过程:

(1)图示中A与B处理所用的物质是        __ 
(2)在细胞的分裂增殖过程中,为了确定DNA合成的时间长短,加入以3H标记的        (腺嘌吟、鸟嘌吟、胞嘧啶、胸腺嘧啶)。
(3)图中分装的过程称为      ____培养,成活的细胞叫作细胞株 ,一般能传40~50代,其遗传物质    __(改变、不变)。
(4)在细胞的贴壁生长过程中,正常情况下,到一定阶段会出现____________现象。若出现多层细胞叠加现象,则说明细胞可能出现了_______
(5)在动物细胞培养液中,除了一般的营养物质外,往往还必须添加_______ 或 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动物细胞工程的常用技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与多样性的问题。
某草原有羊草、贝加尔针茅、羽茅、黄囊苔草、糙隐子草、麻花头等草种,为研究放牧强度与草原植物多样性的关系,研究者将草原划分为无放牧区、轻度放牧区、中度放牧区和重度放牧区进行研究,2年后的结果如表。

(1).调查植物多样性时常用的方法是。该草原的所有羽茅植株总和称为
(2).羊草、贝加尔针茅、羽茅、黄囊苔草等不同草种之间的差异,体现的是多样性。通过比较这些草种细胞内细胞色素 c 的氨基酸序列差异,可以显示它们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这提供了生物进化的
方面的证据。
(3).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随放牧强度的增加

A. 物种均匀度指数越来越低 B. 物种丰富度指数越来越低
C. 多样性指标越来越高 D. 多样性指数越来越低

E.多样性指数先增加后降低
(4).利用本研究中的数据,阐述人类活动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科学家通过诱导黑鼠体细胞去分化获得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iPS ),继而利用 iPS 细胞培育出与黑鼠遗传特性相同的克隆鼠,流程如下:

(1)从黑鼠体内获得体细胞后,对其进行的初次培养称为,培养的细胞在贴壁成长至充满培养皿底时停止分裂,这种现象称为
(2)图中2-细胞胚胎可用人工方法从灰鼠输卵管内获得,该过程称为,也可从灰鼠体内取出卵子,通过后进行早期胚胎培养获得。
(3)图中重组囊胚通过技术移入白鼠子宫内继续发育,暂不移入的胚胎可使用方法保存。
(4)小鼠胚胎干细胞( ES )可由囊胚的分离培养获得, iPS ES 细胞同样具有发育全能性,有望在对人类 iPS 细胞进行定向后用于疾病的细胞治疗。

胡萝卜素是一种常用的食用色素,可分别从胡萝卜或产胡萝卜素的微生物菌体中提取获得,流程如下:

(1)筛选产胡萝卜素的酵母菌R时,可选用或平板划线法接种。采用平板划线法接种时需先灼烧接种环,其目的是
(2)培养酵母菌 R 时,培养基中的蔗糖和硝酸盐可分别为酵母菌R生长提供
(3)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时,干燥过程应控制好温度和以防止胡萝卜素分解;萃取过程中宜采用方式加热以防止温度过高;萃取液浓缩前需进行过滤,其目的是
(4)纸层析法可用于鉴定所提取的胡萝卜素。鉴定过程中需用胡萝卜素标准品作为

某二倍体植物宽叶( M )对窄叶( m )为显性,高茎( H )对矮茎( h )为显性,红花( R )对白花( r )为显性。基因 Mm 与基因 Rr 在2号染色体上,基因 Hh 在4号染色体上。
(1)基因 MR 编码各自蛋白质前3个氨基酸的 DNA 序列如图,起始密码子均为 AUG 。若基因 M b 链中箭头所指碱基 C 突变为 A ,其对应的密码子由变为。正常情况下,基因R在细胞中最多有个,其转录时的模板位于(填" a "或" b ")链中。

(2)用基因型为 MMHHmmhh 的植株为亲本杂交获得 F 1 F 1 自交获得 F 2 F 2 中自交性状不分离植株所占的比例为,用隐性亲本与 F 2 中宽叶高茎植株测交,后代中宽叶高茎与窄叶矮茎植株的比例为
(3)基因型为 Hh 的植株减数分裂时,出现了一部分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 Hh 型细胞,最可能的原因是。缺失一条4号染色体的高茎植株减数分裂时,偶然出现一个 HH 型配子,最可能的原因是
(4)现有一宽叶红花突变体,推测其体细胞内与该表现型相对应的基因组成为图甲、乙、丙中的一种,其他同源染色体数目及结构正常。现只有各种缺失一条染色体的植株可供选择,请设计一步杂交实验,确定该突变体的基因组成是哪一种。(注:各型配子活力相同;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都缺失时,幼胚死亡)

实验步骤:①;②观察、统计后代表现性及比例
结果预测:Ⅰ.若,则为图甲所示的基因组成;
Ⅱ.若,则为图乙所示的基因组成;
Ⅲ.若,则为图丙所示的基因组成。

稻田中除了水稻外,还有杂草、田螺等生物。
(1)调查稻田中田螺种群密度时可以采用样方法,选取样 方的关键是。根据右侧的取样调查表可估算出稻田中田螺的种群密度为

样方编号
1
2
3
4
5
6
样方面积(㎡)
1
1
1
1
1
1
田螺数量(只)
15
18
15
19
15
14

(2)稻田中经控制后的有害生物密度与所需的防治成本有关,并影响作物的价值。图中曲线
(填"Ⅰ"或"Ⅱ")表示将有害生物控制在不同密度时的防治成本。若将有害生物密度分别控制在图中 ABC 三点,则控制在点时收益最大。

(3)如在适当时间将鸭引入稻田,鸭能以稻田中的杂草、田螺等有害生物为食,从而可以减少使用,减轻环境污染。稻田生态系统中的能将鸭的粪便分解成以促进水稻的生长。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