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研究改变起始氢气物质的量[用n(H2)表示]
对N2(g)+3H2(g)2NH3(g)反应的影响且△H<0,实验结果可表示成如图所示的规律(图中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

①比较在a、b、c三点所处的平衡状态中,反应物N2的转化率最高的是__________。
②若容器容积为1L,n=3mol,反应达到平衡时N2、H2的转化率均为60%,则在起始时体系中加入N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mol,NH3体积分数为_________,此条件下(T2),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当温度升高时该平衡常数将__________。
③图像中T2和T1的关系是__________。(填“高于”、“低于”、“等于”、“无法确定”)。
(2)氨气和氧气从145℃就开始反应,在不同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生成不同产物(如图):

4NH3+5O24NO+6H2O ,4NH3+3O22N2+6H2O温度较低时以生成__________为主,温度高于900℃时,NO产率下降的原因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及金属的防护知识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反应: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

则电解质溶液Y是____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X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盐桥中的Cl移向_______________溶液(填化学式)。若将盐桥换成铜丝,则X电极名称是____________。
(2) 利用下图的装置可以模拟铁的电化学防护:

若Z为碳棒,为延缓铁腐蚀,K应置于____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若Z为锌,开关K置于M处,该电化学防护法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有重要意义。请根据学过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一氧化碳与水蒸气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①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已知:

(2)化学反应可视为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化学键的键能是形成(或拆开)1 mol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已知:N≡N键的键能是948.9kJ·mol-1,H-H键的键能是436.0 kJ·mol-1; N-H键的键能是391.55 kJ·mol-1。则1/2N2(g) + 3/2H2(g) ="=" NH3(g) ΔH =
(3)下图是一个化学过程的示意图:(已知电解质溶液均过量)

①甲装置中通入CH4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一段时间,当丙池中产生11.2L(标准状况下)气体时,则乙池中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若要使丙池恢复电解前的状态,应向丙池中加入

25℃时,电离平衡常数:

化学式
CH3COOH
H2CO3
HClO
电离平衡常数
1.8×10﹣5
K1=4.3×10﹣7
K2=5.6×10﹣11
3.0×10﹣8

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的下列四种物质:a.Na2CO3,b.NaClO,c.CH3COONa d.NaHCO3;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填编号)
(2)常温下0.1mol/L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下列表达式的数据一定变小的是:
A.c(H+)B.c(H+)/c(CH3COOH) C.c(H+)•c(OH)D.c (OH)/ c(H+)
(3)体积为10mLpH=2的醋酸溶液与一元酸HX分别加水稀释至1000mL,稀释过程pH变化如图.

则HX的电离平衡常数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醋酸的平衡常数;理由是
稀释后,HX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H+) 醋酸溶液水电离出来c(H+)(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25℃时,CH3COOH与CH3COONa的混合溶液,若测得混合液pH=6,则溶液中c(CH3COO)﹣c(Na+)= .(填准确数值).

(5分)已知100℃ KW=10-12,若将此温度下pH=8的Ba(OH)2溶液与pH=5的稀盐酸混合,并保持100℃的恒温,欲使混合溶液pH=7,则Ba(OH)2溶液与盐酸的体积之比为 (写出计算过程)。

双氧水(H2O2)和水都是极弱电解质,但H2O2比水更显酸性。
(1)若把H2O2看成是二元弱酸,请写出它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2)鉴于H2O2显弱酸性,它能同强碱作用形成正盐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形成酸式盐.请写出H2O2与Ba(OH)2作用形成正盐的化学方程式:
(3)水电离生成H3O+和OH叫做水的自偶电离.同水一样,H2O2也有极微弱的自偶电离,其自偶电离方程式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