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中同时存在Mg2+、Fe2+、Mn2+和Al3+四种金属离子(浓度均为0.1mol/L)。现用碱调节溶液pH,根据右表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l3+最先转化为Al(OH)3沉淀 |
| B.加碱过程中,Fe2+、Mn2+几乎同时转化为沉淀 |
| C.要使Mg2+转化为沉淀,溶液pH应大于9 |
| D.pH=14时,四种金属离子全部以沉淀形式存在 |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分液时,上层液体上口出,下层液体下口出 |
| B.蒸馏烧瓶内液体的体积不超过其容积的2/3就可以 |
| C.当蒸发到剩有少量液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液体蒸干 |
| D.过滤时,不能用玻璃棒搅拌漏斗内的待过滤的液体 |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用胶头滴管加液体时,一般不能伸入试管中 |
| B.蒸馏盛在烧瓶中含有水的酒精,需在瓶内放一些碎瓷片 |
| C.温度计插入液体测量温度的同时,又用它搅拌液体 |
| D.用容积100mL的量筒量取80mL无水乙醇,使液面最低点至刻度80mL处 |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蒸发时垫石棉网可以防止蒸发皿因受热不均匀炸裂 |
| B.酒精灯熄灭点火时可用打火机,熄灭时可轻轻吹灭 |
| C.试管内壁附着的沉淀物一般用盐酸洗涤 |
| D.过滤后洗涤一般2~3次,所加蒸馏水不宜过多 |
下列对于“摩尔”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摩尔是国际科学界建议采用的一种物理量 |
| B.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 |
| C.摩尔可以把物质的宏观数量与微观粒子的数量联系起来 |
| D.国际上规定,0.012 kg碳原子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摩尔 |
2 mol Cl2和2 mol CO2相比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分子数相等 | B.原子数相等 | C.体积相等 | D.质量相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