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某种气象灾害平均每年出现的次数等值线图。读图完成题。这种气象灾害有可能同时具备的“身份”是
A.台风、洪涝 |
B.寒潮、沙尘暴 |
C.沙尘暴、台风 |
D.干旱、洪涝 |
甲地受该气象灾害的影响很小,主要原因是
A.地形为盆地 |
B.受盛行西风影响小 |
C.距离海洋较远 |
D.纬度较低 |
西藏拉鲁湿地,是世界稀有的、国内最大的城市湿地。它位于拉萨市的西北角,总面积为18.2平方千米,为典型的青藏高原湿地。该湿地的主要植被是沼泽草甸,覆盖度达95%。据此回答问题。拉鲁湿地的作用表现在
①是拉萨市氧气主要补给源 ②增加拉萨市区的空气温度和湿度
③吸附空气中的尘埃,吸收有毒气体,是拉萨市的空气净化器
④有非常大的蓄洪能力,可有效消除拉萨市区北部的山洪威胁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下面关于拉鲁湿地的发展方向的叙述,不可取的是
A.通过湿地建设和草种改良,合理发展畜牧业 |
B.利用湿地的大面积水域发展水产业 |
C.利用其独特的高原天然湿地风貌,发展旅游业 |
D.利用湿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拉萨市的广阔市场,建立蔬菜、瓜果生产基地 |
“人家半凿山腰住,车马多从头顶过”,该图是我国某地居住景观的示意图。判断问题。形成这一居住景观的最主要原因是
A.风俗习惯 | B.地表形态 | C.土壤性质 | D.地质构造 |
有这种居住景观的地区地表土层为陆相沉积物,其历史成因中的外力作用形式与该物质输送方向表现为
A.流水作用、向沿海地区输送 |
B.流水作用、向东南方向输送 |
C.风力作用、向西北方向输送 |
D.风力作用、向东南方向输送 |
有这种居住景观的地区,最须克服的环境问题是
A.土壤盐碱化 | B.洪水泛滥 | C.地层下陷 | D.水土流失 |
这种居住景观的地区,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用是
A.稻米、小麦 | B.小麦、小米 | C.小米、马铃薯 | D.大豆、玉米 |
以这种居住景观地区优势资源进行跨区域调配为重要内容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是
A.水土保持工程 | B.西气东输工程 |
C.西电东送工程 | D.北水南调工程 |
下列说法反映了新的环境观的是
①“只有一个地球”的公益广告②保护生物多样性
③“盛世滋丁,永不加赋”④提倡塑料袋购物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反映了景观欣赏时
①宜动态欣赏②把握好观赏时机③感受“人在画中游”的佳景④抓住景观特点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以下景点和观赏位置对应正确的是
A.黄山的“石猴观海”——远眺 | B.洞庭湖——登岳阳楼 |
C.神女峰——置身其中 | D.杭州一线天——俯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