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被马克思称为“哲学的创造者”,主要是因为他
A.对自然界的探讨和解释 | B.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
C.使哲学成为真正研究“人”的学问 | D.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
1919年11月,全国各界联合会在上海成立,发表宣言:"数月以来,国内之群众运动,风起云涌,虽受种种压迫,而前仆后继,不少顾却;大义当前,绝不退让……全国各地,知合群自救为万不可缓之图。"这说明,当时参加联合会的各界团体( )
A. |
对社会改造道路认识趋于一致 |
B. |
爱国觉悟得到提高 |
C. |
反思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弊端 |
D. |
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
1898年,一份英文报纸报道:光绪皇帝已经遇害,"太后现在正维持着光绪名义上统治的滑稽剧,一到适当的时候,便公开宣布他的死讯"。这则报道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 |
君主立宪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 |
B. |
清政府加强排外活动力度 |
C. |
列强寻找干涉中国内政的借口 |
D. |
部分西方人赞同变法活动 |
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代中期( )
A. |
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 |
B. |
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 |
C. |
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
D. |
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 |
程颢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其体现的主旨是( )
A. |
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 |
B. |
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 |
C. |
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 |
D. |
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 |
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
A. |
王国势力强大 |
B. |
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 |
C. |
现实统治需要 |
D. |
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