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学习小组按右图在实验室制取氨气并探究铜的有关性质(部分夹持仪器未画出)。请回答:

(1)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2)① 实验现象为:黑色CuO变为红色(生成单质a);白色无水CuSO4粉末变为蓝色; 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气体,该气体无污染。请写出氨气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碱石灰的作用是                。 
(3)将上述生成的单质a在热水浴中进行4个实验,部分实验报告如下表所示。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稀硫酸中加入该单质a
无明显变化

硝酸钠溶液中加入该单质a
无明显变化

硫酸钠溶液中加入该单质a
无明显变化

稀硫酸中加入硝酸钠溶液
无明显变化
再加入该单质a
有无色气泡;溶液变蓝

①实验I、II、III的目的是                
②实验Ⅳ中反应的本质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品牌消毒液包装说明中的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主要有效成份为次氯酸钠,有效氯含量8000-10000mg/L。可用于各类家居用品、餐具、棉织衣物等的消毒,对彩色织物可能有褪色作用。切勿用于丝绸、毛、尼龙、皮革、油漆表面,勿用于铝、铜、碳钢制品。本品须密封,置阴凉暗处保存。
(一)从以上材料获得的信息有:
(1)该消毒液的酸碱性:________,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
(2)该消毒液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性和________性(任意写出两种)。
(3)推测造成该消毒液失效的外界因素可能有____或 (任意写出两种),写出其中一种因素引起该消毒液失效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
(二)对该消毒液提出探究的问题:它对碳钢制品是否有腐蚀作用?
(三)方案设计与探究实施
用烧杯取少量样品,将一颗光亮的铁钉放入烧杯,浸泡一段时间。观察到的现象,假设:①.有明显现象;②.无明显现象。
(4)基于假设①,结论是铁钉被腐蚀,预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5)基于假设②,结论是____,请设计实验进一步验证该结论,叙述实验操作:___。

(11分)(1)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为探究反应原理,现进行如下实验,在体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mol 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CO2(g)+3H2(g)CH3OH(g)+H2O(g) ,△H=-49.0kJ/mol;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①从反应开始到平衡,平均反应速率v(CO2)=mol/(L·min)。
②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下列措施中能使n(CH3OH)/n(CO2)增大的是           

A.升高温度 B.充入He(g),使体系压强增大
C.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 D.再充入1mol H2

(2)在载人航天器的生态系统中,不仅要求分离去除CO2,还要求提供充足的O2。某种电化学装置可实现如下转化:2CO2=2CO+O2 ,CO可用作燃料。
已知该反应的阳极反应为:4OH―4e=O2↑+2H2O
则阴极反应式为:
有人提出,可以设计反应2CO=2C+O2(△H>0、△S<0)来消除CO的污染。请你判断是否可行并说出理由:                              

(15分)为验证溴乙烷在不同溶剂中与NaOH 反应生成不同的反应产物,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1】
(1)右图所示装置的实验目的是
观察到的II试管的现象是
盛水试管(装置I)的作用是

(2)用另一实验方案也可达到如上实验的目的,你认为另一实验方案依据的反应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此时是否有必要将气体先通入水中?填“是”或”否”
【实验2】
(3)鉴定溴乙烷中存在溴元素:用试管取少量溴乙烷与NaOH 水溶液反应后的混合溶液,而后如何操作?请你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
(4)下图是用核磁共振仪测得溴乙烷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反应生成某产物A的核磁共振氢谱图,据此推导未知物A的结构简式、写出溴乙烷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未知物A的核磁共振氢谱

乙酸乙酯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实验室用乙酸与乙醇反应制备乙酸乙酯。为证明浓硫酸在该反应中起到了催化剂和吸水剂的作用,某同学利用上图所示装置进行了以下四个实验,实验开始先用酒精灯微热3min,再加热使之微微沸腾3min。实验结束后充分振荡试管Ⅱ再测有机层的厚度,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
编号
试管Ⅰ中的试剂
试管Ⅱ中试剂
测得有机层的厚度/cm
A
2mL乙醇、2mL乙酸、1mL 18mol·L-1浓硫酸

5.0
B
3mL乙醇、2mL乙酸
0.1
C
3mL乙醇、2mL乙酸、6mL 3mol·L-1硫酸
1.2
D
3mL乙醇、2mL乙酸、盐酸
1.2

(1)试管Ⅱ中试剂的名称为,其作用是
,使用干燥管的目的是
(2)分析比较实验(填实验编号)的数据,可以推测出浓硫酸的吸水性提高了乙酸乙酯的产率。浓硫酸的吸水性能够提高乙酸乙酯产率的原因是
(3)实验D的目的是与实验C相对照,证明H对酯化反应具有催化作用。实验D中应加入盐酸的体积和浓度分别是mL和mol·L-1

1942年,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以NaCl、NH3、CO2等为原料先制得NaHCO3进而生产出纯碱,他的“侯氏制碱法”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NH3+CO2+H2O NH4HCO3
NH4HCO3+NaCl NaHCO3↓+NH4Cl ; 2NaHCO3 Na2CO3+CO2↑+H2O
(1)碳酸氢铵与饱和食盐水反应,能析出碳酸氢钠晶体的原因 (选填字母)。
a.碳酸氢钠难溶于水 b.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
c.碳酸氢钠的溶解度相对较小,所以在溶液中首先结晶析出
(2)某探究活动小组根据上述制碱原理,欲制备碳酸氢钠,同学们按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含氨的饱和食盐水中制备碳酸氢钠,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图中夹持、固定用的仪器未画出)。请回答:

①写出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乙装置中的试剂是
③实验结束后,分离出NaHCO3晶体的操作是 (填分离操作的名称)。
(3)请你再写出一种实验室制取少量碳酸氢钠的方法(用简要的文字和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来描述):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