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共6分)

(1)填出图中字母A、C、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A         , C          
(2)填出地球内部两个不连续面的名称:E为      界面,F为        界面。
(3)填出图中①所代表的地震波名称:①           
(4)F界面以下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特点是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我国“部分地区某时地面天气形势图”,回答下列问题(26分)

(1)图中A地正处于气压控制,天气状况,因为其中心气流。(6分)
(2)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风速最大的是地,判断的理由是
③地风向是,在图上画出③地的风向。(8分)
(3)若图示东部区域暖空气有足够的水汽,则图中虚线b、c附近降雨强度更大的是,据图分析其降雨和降雨强度更大的形成原理:。(10分)
(4)根据天气形势图作出正确的天气预报的是( )(2分)

A.华北平原盛行东北风 B.东北地区天气晴朗
C.塔里木盆地吹西北风 D.内蒙古高原东部地区为阴雨天气

【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人民网北京2013年10月22日 (唐述权)据中央气象台消息,从10月20日开始,我国东北地区持续被大雾天气笼罩,给当地交通和市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的不利影响。昨日夜间,哈尔滨部分地区能见度一度不足3米。东北地区已进入对抗雾霾的“全面警戒”状态。中央气象台今日18时继续发布大雾黄色预警,东北地区明日依旧是雾霾“重灾区”。
材料二哈尔滨等地出现严重雾霾天气。北京网友:还是我们这里雾霾大,站在天安门广场,都看不见毛主席相片。哈尔滨网友:这算啥?在我们这儿,掏出一百块钱都看不着毛主席身影!
材料三霾是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灰尘、硖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非水成物组成的粒子使大气混浊,导致能见度恶化、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米的现象。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使大气能见度恶化、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米的现象。在粒子的尺度很小,从0.001微米到10微米(肉眼看不到),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广大公众所熟知的PM2.5。
(1)试分析我国东北地区雾霾产生的主要原因。
(2)针对日益频繁的雾霾,试列举有关部门可以采取的措施。

【自然灾害与防治】图为1969-2008年山西省长冶市寒潮发生总次数等值线图。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该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该特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2)当地菜农在寒潮来之前,常采用浇水的方法来防御寒潮对蔬菜的冻害,其中的原理是什么?

【旅游地理】张家界市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其武陵源风景区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根据下列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材料一:见下表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后期,张家界修建了号称“世界上最高的全暴露户外观光电梯”等人工设施,旅游接待区遍布宾馆酒店,对景区的美学价值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被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黄牌警告”,当地政府启动拆迁工程,拟恢复核心景区原始风貌并控制游客数量。
(1)游客的旅游花费用于食、宿、行、娱、等方面。
(2)关于张家界市旅游发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多选题,填选项字母)。

A.旅游收入持续增长
B.游客人均花费逐年增加
C.人均旅游收入与GDP呈正相关
D.旅游收入提高的主要原因是游客总量快速增加

E.游客人均花费比人均旅游收入增长快
(3)分析旅游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4)提出当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合理建议。

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等高线(单位为米)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公路走向为走向,A处这种地形最小的相对高度为______米。
(2)描述丙村和丁村之间的河流流向及该河径流变化的特点。
(3)为了解决未来该区域的用水、用电问题,该地区计划在丁村和丙村连线的中间位置处修建水电站。选择该处建坝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随之可能带来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
(4)如果在甲村和乙村之间修建一条公路,应选择①、②线中的__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