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了解到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时会有一些因素引起测量误差,其中刻度尺的温度变化也是引起误差的原因之一.他想通过实验研究刻度尺长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1)小明找来两把完全相同,长为20cm的钢尺,一把放在冰箱充分冷冻,一把放在阳光下长时间曝晒,再将两把钢尺互相测量,结果发现两把钢尺的长度几乎没有差异,请写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写出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重新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物体长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装置中AB是粗细均匀的铜棒,COD是可绕O点转动的指针。实验时,A端固定不动,指针C端紧靠在铜棒B端,当用酒精灯给AB加热时,小明可以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分析金属棒受热时长度的变化.装置中指针设计成CO段比OD段短,这对实验现象起到了________作用.
(3)请你根据小明的实验提出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利用下图甲所示的电路做“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他使用的器材有:两节干电池,阻值为5Ω(R1)、10Ω(R2)、20Ω(R3)的定值电阻、“15Ω lA”的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和开关各一只,导线若干。
(1)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实物连成实验电路。
(2)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答出一条即可)。
(3)正确连接好电路后,小明首先将R1接入电路,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R1两端的电压为1.5V,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①小明将用R2替换R1接入电路,接下来他应该进行的操作是,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②小明用R3替换R2接入电路进行实验,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R3两端的电压始终无法达到1.5V。经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各元件均完好。请你帮他找出一种可能的原因。
③在不改变电路和器材的前提下,针对②中的问题,怎样改进该实验,请写出你的办法:。
小红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时进行了如下操作: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放在桌面上,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可以看到A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取一支没有点燃且与A 等长的蜡烛B在玻璃板的后面移动,直到B和A的像完全重合,如右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2)取两支等长的蜡烛目的是:。
小明探究“水的沸腾”时所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
(1)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
(2)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了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图丙)。根据图丙可知水的沸点是℃。
(3)小明看到,从水温达到90℃到水沸腾共用时10min。为了节约课堂时间,请你给小明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教室的门栓坏了,门经常被风吹开,这是门与门框间摩擦太小的缘故.如何增大摩擦呢?同学们提出一些设想,概括如下:
A 增大压力增大摩擦;
B 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增大摩擦;
C增大接触面积增大摩擦;
D 增大运动速度增大摩擦.
为了验证这些设想,他们利用长方体木块、铁块、弹簧测力计、毛巾和水平桌面等,
进行实验探究,并将数据记人表中:

(1)比较实验1、2可知:设想是错误的,判断的理由是;
(2)比较实验两组数据,可以判断设想C是否正确;在实验中,测量摩擦力时应保持木块在水平桌面上作运动;上图的弹簧测力计示数是表中"★"处的数值,其大小为N
(3)某同学分析实验3、4数据,并支持设想、你认为他这种分析方法(填"正确"或"不正确"),其理由是;
(4)请你利用上述分析得出的结论,写出一种能将门关紧的方法:。
如图甲是利用压敏电阻的特性来测算压力大小的电路装置,其构造有托盘、压力传感器R,电流计G(量程600mA),托盘质量忽略不计.
(1)该压敏电阻随压力的变化关系式为:R=100-20F(F和R的单位分别是N和Ω),当不称重时,电路的电阻是Ω,此时电流计示数是60mA,则电源电压为V;
(2)某次测量一物体,电流计示数为500mA,可知该物体对托盘的压力是N, 已知该物体与托盘的接触面积为4cm2,它对托盘的压强是Pa;
(3)在电路中串联定值电阻可以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如图乙.当电阻Rˊ接入后,该装置所测的压力范围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