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某地区新引入一种鸟的种群增长率[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1~7年的调查研究,得到的数据如下表。下列对该鸟种群描述正确的是( )
| 年份 |
第1年 |
第2年 |
第3年 |
第4年 |
第5年 |
第6年 |
第7年 |
| 增长率 |
0.66 |
1.24 |
2.81 |
3.67 |
2.94 |
1.65 |
0.03 |
A.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B.种群数量呈曲线“J”型增长
C.种群增长受种群密度的制约 D.第3~4年中种内斗争最激烈
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间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
| B.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
| C.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
| D.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
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垂直方向上,群落具有分层现象 | B.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依赖于植物 |
| C.在水平方向上,生物种类分布也有差异 | D.在动物群落中没有水平结构 |
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下图A、B、C、D4种土壤微型节肢动物分离收集装置中,最合理的是()
下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那么,甲、乙、丙三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
| A.竞争、捕食、互利共生 |
| B.互利共生、捕食、竞争 |
| C.竞争、互利共生、捕食 |
| D.捕食、竞争、互利共生 |
某种群死亡率如右图中Ⅱ,出生率如图中Ⅰ,则在哪一时期此种群的个体总数达到其生活环境负荷量的顶点()
| A.a | B.b | C.c | D.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