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绳子拉着一个小球在光滑的水平桌面做圆周运动,绳子拉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认为与小球的运动速度有关。于是他用一根橡皮筋连接一个小球,让小球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以一定速度作圆周运动(如图所示)。改变小球的运动速度,做几次实验,记录现象如下表
小球质量/g |
小球速度 |
橡皮筋长度/cm |
15 |
慢 |
10 |
15 |
较快 |
15 |
15 |
很快 |
18 |
(1)小球在桌面作圆周运动时,受到 个力作用,其运动状态 改变(选填“可能”、“ 一定”或“ 一定不”)。
(2)从表格的数据可以看出:小球的运动速度越大,那么橡皮筋的伸长就越 。
(3)小明用橡皮筋替代绳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
(4)小明查阅资料后知道作圆周运动的小球受到的拉力与小球的运动速度、小球的质量以及圆周的半径有关。据此,小明认为用橡皮筋代替绳子存在着明显的缺陷,请你说出他的判断依据是 。
小雨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放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线贴着纸板沿EO方向入射.
(1)如图甲,小雨想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将纸板 (选填“A”或“B”)绕ON向前或向后弯折;
(2)另一同学也把一束光贴着纸板A射到O点(如图乙所示),但纸板并未与平面镜垂直,他 (选填“能”或“不能”)在纸板B上看到反射光线;
(3)如果让光线沿FO方向入射到镜面,那么反射光线会沿OE方向射出,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成70°,则EO与平面镜成 角.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小明用玻璃板、相同的两蜡烛A及B、刻度尺、橡皮泥、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
(1)实验时玻璃板应该 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2)实验器材选择相同的两个蜡烛A、B,其目的是为了 ,
(3)为了说明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应采取的具体操作步骤是 若 ,则平面镜所成的像为 像.
(4)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5)使用“蜡烛”做此实验的不足之处是: ;请你设想一种改进的方法: 。
以下是小明前不久做的两个实验:
A.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
(1)应选用颗粒 (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冰块做实验.实验过程中观察冰的 变化。
(2)图乙是某同学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一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冰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整个熔化过程中时间是 分钟.
小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
(1)如图甲组装实验装置时,石棉网的铁圈位置和悬挂温度计的铁夹位置放置非常重要.实验时,应当先调整固定 的位置(选填“铁圈”或“铁夹”);
(2)当水温升到88℃时,每隔l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3min后停止读数,数据记录如下表,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丙的小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温度/℃ |
88 |
90 |
92 |
94 |
96 |
98 |
98 |
98 |
98 |
分析上表记录的实验数据,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 ℃,气泡情况如图乙中 所示。
(3)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 ,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4)某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且同时开始实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像如图丁所示,得到a、b两种不同图像的原因是 。
(5)小明同学在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实验时,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 。(答出一种即可)
小明用硬纸圆筒做成了如图甲所示的简易针空照相机,他用该照相机做小孔成像实验.
⑴ 请在图甲中作出蜡烛AB的像A′B′.
⑵ 小明发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离小孔越远,像就越大,他测出了不同距离时像的高度,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请在图乙中画出h−s之间的关系图像.
像的高度h/cm |
1.0 |
2.0 |
3.0 |
4.0 |
5.0 |
像到小孔的距离s/cm |
2.0 |
4.0 |
6.0 |
8.0 |
10.0 |
⑶ 从图像中可以看出h与s的关系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