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华、小明两位同学通过实验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所用实验器材有杠杆、弹簧测力计、钩码和支架等他们分别在已调水平平衡的杠杆上施加动力F1、阻力F2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记录动力臂l1及阻力臂l2,小华、小明的操作情况分别如图(a)、(b)所示,表一、表二为他们记录的实验数据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小华得出结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F1+l1=F2+l2
请判断:小华的结论是________的(选填“正确”或“错误”),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归纳得出结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得出上述杠杆平衡的条件后,小华也欲用弹簧测力计和钩码进行实验,但跟小明的操作不同的是,他准备将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作用在杠杆上的A点,而钩码的位置不变,如图15(c)所示
请判断:他_________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选填“能”或“不能”)如果杠杆能平衡,写出需满足的条件;如果杠杆不能平衡,写出判断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如图所示,抽掉玻璃板后,二氧化氮气体会进入到上面装着空气的玻璃瓶中。小红认为二氧化氮气体进入到上面的瓶子中,不是因为气体分子的运动造成的,而是由于空气受到重力,在重力的作用下,部分空气会向下运动,挤压底下瓶中的二氧化氮气体,使二氧化氮进入到上面瓶中的,并不能说明气体分子是无规则运动的。请你仅利用如图16所示的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红的观点是错误的。

请利用图中所示的器材,测出小金属块的密度。补充完成实验步骤(用字母表示测出的物理量,水的密度用ρ表示)及金属块的密度表达式。

实验步骤:
(1)让小容器漂浮在水槽中的水面上,量出这时水面到槽上边沿的距离h1
(2)量出时水面到槽上边沿的距离h2
(3)将金属块从小容器中取出用细线系住没入槽内水中,量出这时水面到槽上边沿的距离h3
金属块密度的表达式:ρ金属 =

小林利用定值电阻R进行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表中I为通过电阻R的电流,P为电阻R的电功率。请根据表中数据归纳电功率P与电流I的关系:在的条件下,P =

I/A
0.2
0.3
0.4
0.5
0.6
0.7
P/W
1.2
2.7
4.8
7.5
10.8
14.7

如图所示,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小龙和小文用同样的滑轮,却连成了甲、乙不同的滑轮组并测出了各自的实验数据。

次数
钩码
重/N
钩码上升
的高度/cm
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N
弹簧测力计
移动的距离/cm
小龙
2
10
1.0
30
小文
2
10
0.8
40

(1)小文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
(2)实验后小文想:对于同一个滑轮组,它的机械效率是否不变呢?经过思考后他认为:即使像图乙那样已绕好的滑轮组,机械效率也不是固定的,还应该与________有关。
(3)小龙认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人提升动滑轮所做的功是没有用的,所以,________也应该是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
(4)小文用滑轮组乙在t秒内匀速提起重为G的物体升高h米(不计绳重和摩擦),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小文的功率P=

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当水温升到 80℃时,小文开始计时,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然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由图可知,把水从80℃加热到开始沸腾所需时间为min。
(2)小文测出的水的沸点比物理课本上给出的水的沸点低些,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3)小文还发现自己实验中的水比同时开始实验的邻组同学的水先沸腾,分析水提前沸腾的原因可能是(写出一种即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