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帕斯卡裂桶实验”的演示,激发了学生“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兴趣。他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方案,图(a)、(b)、(d)中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实验测得几种情况下压强计的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的大小关系是h4>h1=h2>h3。(5分,第2空1分)
(1)实验中液体压强的大小变化是通过比较___来判断的,这种方法通常称为转换法。
(2)由图(a)和图    两次实验数据比较可以得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由图(a)和图(d)两次实验数据比较可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使用的器材有斜面、木板、毛巾、棉布和小车。

(1)实验时要固定斜面,并让小车从斜面上   (选填“同一”或“不同”)位置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大小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2)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越   

(3)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对小车没有阻力,则小车将做   运动;

(4)小车在毛巾、棉布表面上克服阻力做功分别为W1、W2,则W1   W2(选填“>”、“=”或“<”);

(5)如果要测小车在毛巾表面上运动时所受阻力的大小,正确做法是:   

一个烈日炎炎的中午,乐乐和聪聪在海边发现海水比沙滩上的沙子凉得多,于是想探究海水和沙子吸热情况有什么不同。

乐乐的方案是: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分别给100g沙子和100g海水加热相同时间,比较沙子和海水升高的温度。

聪聪认为该方案应该改进,设计了新的实验方案:用50g海水和50g沙子的混合物代替乐乐方案中的100g沙子,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分别为100g混合物和100g海水加热,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的时间。

(1)老师认为聪聪的想法更合理,因为沙子是固体颗粒状,加热时不容易   

(2)实验中选择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加热是为了使被加热的物体   

(3)他俩选择了聪聪的方案进行实验,那么如果从实验中发现   ,就可以初步判断海水的吸热能力比沙子强;

(4)物质的这种性质用比热容表示,水的比热容较大,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请举出一例:   

婷婷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她在探究时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确定   

(2)她选取了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   

(3)如果实验中发现蜡烛B始终不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原因是   

(4)她用白纸记录的蜡烛和它所成的像的位置,并用   去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分析图中信息,可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   

小红在“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选择了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电源电压保持6V不变,滑动变阻器规格为“40Ω 1A”,连接电路如图甲所示。

(1)小红所连接电路存在一处错误,请你在错误的导线上面“x”,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连线。

(2)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则电路中存在的故障可能是   (选填“灯泡”或“电压表”)断路。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当电压表示数为2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A,小灯泡的功率为   W。

(4)若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应将滑片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至电压表示数为  V。

(5)小红想要继续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只将小灯泡换成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实验时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持2V不变,则更换的定值电阻的阻值不能大于   Ω。

(6)老师又拿来一个额定电流为Im的小灯泡,来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未知、电阻的阻值为R0.请你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只闭合开关   (选填“S1”或“S2”),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左端,读出电压表V1的示数为U1

②只闭合开关   (选填“S1”或“S2”),再次调节滑片,直到电压表V2的示数为   ,此时小灯泡正常发光,电压表V1的示数为U2

③小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是P   

小明和小红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花生油的密度。

(1)图甲是小明调节天平平衡时的情景,请你指出错误之处是   

(2)纠正错误后,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

①用天平测得烧杯的质量为50g。

②将适量花生油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花生油的体积为   cm3;将量筒中的花生油全部倒入烧杯,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花生油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里砝码总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烧杯中花生油的质量为   g,花生油的密度为   kg/m3

③用这种方法测得的花生油的密度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3)小红按图丁所示方法,也测出了花生油的密度。

①向水槽内注入适量的水,将玻璃管扎有橡皮薄膜的一端逐渐插入水中某一位置;

②再向玻璃管内注人适量的花生油,直到薄膜与玻璃管下端管门相平;

③用刻度尺分别测出水面到薄膜的深度h1和油面到薄膜的深度h2

④花生油的密度表达式ρ花生油   (已知水的密度ρ

⑤实验时小红发现将玻璃管逐所插入水中的过程中,模皮膜的凹陷程度逐渐增大,说明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增加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