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题。N地的地表特征表现为
A.地面起伏大,多山地丘陵 | B.地势低平,多沼泽地 |
C.森林广布,树种丰富多样 | D.沙漠广布,以内流河为主 |
关于俄罗斯的工业,说法正确的是
A.轻重工业都发达 |
B.工业都集中分布在东欧部分 |
C.工业中以重工业、核工业、航空航天工业为突出 |
D.四个主要工业区间有高速公路相联,交通便利 |
请结合某年初冬某日雾霾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此次雾霾天气分布的一般特点是()
A.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北京及其周边地区最为严重 |
B.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海及其周边地区最为严重 |
C.主要分布在江南丘陵地区,各地能见度都很差 |
D.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辽中南地区最为严重 |
当日,滚滚雾霾漂洋过海,使日本局地的天空呈现朦胧感。促使雾霾东行的动力可能是()
A.千岛寒流 | B.日本暖流 |
C.东北季风 | D.西北季风 |
阅读下表,回答下列各题。
全国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统计表
人口普查 |
大陆地区人口总数(亿) |
10年人口增长(%) |
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 |
15~59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
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 |
受大学教育人数 (每10万人) |
城市化水平(%) |
第五次 (2000年) |
12.7 |
11.66 |
22.89 |
66.78 |
10.33 |
3 611人 |
36.2 |
第六次 (2010年) |
13.4 |
5.84 |
16.60 |
70.14 |
13.26 |
8 930人 |
49.7 |
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数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环境的改善 |
B.10年期间,人口出生率下降 |
C.现阶段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迁移 |
D.人口出现自然负增长 |
根据表中数据,不能直接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A.人口素质提升明显 | B.10年间劳动力比重略有增加 |
C.劳动力向东部转移趋缓 | D.人口向城市转移呈上升趋势 |
近几年,我国东部沿海部分城市出现“民工荒”现象,主要原因是()
A.适龄劳动人口比例变化不大,人数下降 |
B.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 |
C.东部沿海城市产业升级,对劳动力数量要求减少 |
D.中西部城市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断发展 |
近年来,全国多地雾霾天气频现。
下图为某地区2010年不同年龄段人口迁移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近年来,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的老龄化 | B.战争及动乱 |
C.自然环境的改善 | D.经济的发展 |
甲、乙、丙、丁四个年龄段的人口迁移中,存在明显关联性的是 ()
A.甲和乙 | B.甲和丙 |
C.乙和丙 | D.乙和丁 |
下图为某山区降水量日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图中显示的降水特点是()
A.山顶昼雨少 |
B.河谷盆地夜雨多 |
C.河谷盆地日降水量变幅大 |
D.从河谷盆地到山顶,日降水量减少 |
造成山顶与河谷盆地降水日变化差异的直接原因是()
A.热力环流 | B.太阳辐射 |
C.植被状况 | D.地形起伏 |
下图为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所绘的“25°N附近某小区域示意图”,为正确标注该图的指向标,同学们测得O城6月7日日出、日落分别在X、Y方向。读图,完成下列各题。该图的指向标是()
河流YO段的流向为()
A.由西北流向东南 | B.由西南流向东北 |
C.由东南流向西北 | D.由东北流向西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