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某区域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示意图”,回答题。

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

A.大气环流 B.人类活动
C.海陆位置 D.地壳运动

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主要体现了 (   )

A.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C.地理环境的稳定性 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黄河之害在于“多沙少水”。2002年7月以来,黄河小浪底水库进行多次调沙调水实验,并获成功。黄河第六次调水调沙于2007年6月15日9时开始,7月3日8时正式结束。据此回答题。
.黄河第六次调水调沙时间选择在此时段,是因为此时( )

A.黄河流域正值汛期,水量较大
B.黄河中游径流含沙大,有利于冲沙减淤
C.下游泥沙淤积量大,能最大量的冲沙减淤
D.黄河流域进入雨季前,降低库容可为防汛做准备

.下列解决黄河下游地区“水少沙多”的建议、措施中,合理的是( )
①中上游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加强水土保持
②改变上游水库的运作方式,变发电为主为向下游调水为主
③植树造林,遏制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天气
④在中游地区实施天然降水和径流的收集与储集工程
⑤加强流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度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下表为中国径流带主要特征值,据此回答题。

径流带
降水量(mm)
径流深度(mm)
蒸发量(mm)
径流系数(%)
A
<200
<10
<200
<10
B




过渡带




C




D
>1600
>900
>700
>60


.表中A、D径流带所在地区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
A.流水利用 风力作用 B.风力作用 流水作用
C.冰川作用 风力作用 D.风力作用 海浪作用
.与表中B、C径流带对应的自然植被分别是( )
A.荒漠 落叶阔叶林 B.温带草原 针叶林
C.温带草原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表中B径流带所在地区国土整治的可行性措施是( )

A.合理确定载畜量,防治土地荒漠化
B.保育天然植被,防治水土流失
C.退耕还林还草,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
D.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瓜果棉等特色产业

. 引起全球气温升高的因素是:( )
①.工厂、交通工具、家庭炉灶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
②.耕地面积不足,林区开辟梯田
③.工业生产和家庭广泛使用冰柜和电冰箱
④.沿海填海造陆
⑤.城市工交用地限制征用耕地面积
⑥.跨流域调水,调节地表径流
⑦.引水灌溉,改造沙漠、戈壁滩、石山
⑧.过分抽取地下水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⑥⑦⑧

. 6月22日至9月23日( )

A.北京地区白昼变化为:短→长→短
B.香港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为:低→高→低
C.北极圈内极昼范围为:大→小→大
D.南极圈内极夜范围为:小→大→小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虚线表示拟建的公路线),回答题。

.图中主要河流的流向为( )()

A.从西南流向东北 B.从东北流向西南
C.从北流向南 D.从南流向北

. 若在甲、乙两城镇之间修建一条公路,有A线和B线两个方案,B线方案与A线方案相比,主要的有利条件是( )()

A.线路较短,工程量小 B.坡度较平缓
C.不用修大型桥梁,少占耕地 D.连接多个居民点,社会效益大()

.图示区域的开发,有以下四种方案,最合理的是( )

A.山上植茶树,山下种稻棉
B.山上修梯田,种经济林,山下种蔬菜、花卉,养奶牛
C.山上建设水源林,山下种麦棉
D.山上修梯田,建水库,山下发展种植园农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