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全球化背景下,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体现在资源的争夺上,这实际上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场战争的结果,将会进一步强化西方发达国家在高技术领域的垄断地位,进一步加剧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两重性》
材料二: 中国将坚定不移参与区域和国际经济合作,推动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进程,为实现亚太地区和世界的持久和平、共同繁荣做出新的和更大的贡献。
——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第19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三: 中国吉利汽车集团在2010年以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汽车公司100%的股份。2011年在德国市场满意度调查中,沃尔沃汽车击败本土豪华品牌排名第一。2012年4月2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哥德堡参观沃尔沃轿车公司总部时说,沃尔沃和吉利的合作是建立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不仅是资本的合作,也是技术、管理和市场的合作,更是人与人之间真诚的沟通与交流。 ——新华网记者瑞典哥德堡报道
(1)依据材料一指出:综合国力竞争的主要体现是什么?经济全球化带来哪些影响? (3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面对经济全球化,中国的主张是什么?中国参加了哪些国际性的经济组织? (2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吉利和沃尔沃在合作中是如何实现互利共赢的? (1分)
(4)综上所述材料并结合当前国际经济形势,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1分)
实现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中国梦包括强国梦、统一梦、和平梦等,如何实现中国梦,如何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人在不断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特区是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特区成为开放的境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材料二 2012年海峡两岸贸易额168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6%。2012年赴台旅游达197万人次,创历史新纪录。两岸人员来往798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2011年6月,分藏两岸的《富春山居图》在台北故宫博览院合璧展出。2012年6月26日,以“文化传承,创新和发展”为主题,2012年海峡两岸大生技与文化交流营在北京技大开营。
材料三
请回答:
(1)我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有哪些?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2)材料三说明了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什么?改革开放后,我国政府确立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4)分
(3)材料三与上海召开的哪次会议有关?它的召开有什么意义?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域地区的葡萄、核桃、胡萝卜等传播到中原地区,为人们的日常饮食增添了更多的选择,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生活。……从此以后,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为此西汉政府专门设置机构总管西域事务。
材料二
材料三元朝的大统一结束了五代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基本上奠定了中华民族的版图,……也为中国此后六百多年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石。
材料四在清朝辽阔的疆土上,生活着汉、满、蒙、回、藏等诸多民族。清朝在边疆地区,分设机构,进行有效的管辖。清朝的统一,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西域物产传入中原地区是在什么事件之后?请写出西汉政府总管西域事务的机构名称。(2)材料二的图和表格反映的是哪一场改革?这场改革有什么积极作用?
(3)元朝是哪个民族建立的政权?元朝“为中国此后六百多年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石”实行的行政管理制度是什么?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请指出清朝前期清政府设置管理西藏和新疆的机构分别是什么?设置这些机构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根据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公元1500年前后,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文明间的相互联系,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第一次工业革命成就了英国的世界霸权;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抓住了机遇后来居上;20世纪30年代,为摆脱经济危机,美国实行了罗斯福新政;二战后,美国又把战争期间产生技术转化为民用,推动第三次科技革命;当今世界各国、各地区再生产、流通和消费等领域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使整个世界逐渐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地球村”。
请回答:
(1)公元1500年前后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开辟受哪部游记的影响?
(2)在第一、二次工业革命中,举出属于英国、美国的重要成果及发明者?(各1例,4分)
(3)为摆脱经济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实行了新政,其核心措施是什么?他为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什么范例?
(4)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千余年来,欧洲大陆纷争不已……1870年到1945年主要发生在法德之间的几场大战导致了欧洲的分裂。
材料二:每一政府保证对与各政府作战的轴心国成员及其仆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每一政府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材料三:2003年3月10日,一位哈佛大学教授发表文章指出:“……法德两国共同推动的欧洲联合,一直到现在对整个欧洲都有强大的吸引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发生在法德之间“导致了欧洲分裂”的大战主要有哪两次?
(2)材料二出自哪个重要文件?在此之后取得了哪些战役的胜利?(至少列出两例)
(3)材料三中的“欧洲联合”是指成立于1967年的?有哪些积极作用?目前“欧洲联合”又朝什么目标迈进?
(4)综合上述内容,你得到了什么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世纪初,世界上原来互相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的贸易日益发展世界市场扩大了。美洲的特产玉米。马铃薯等迅速传到亚、非、欧。非洲的咖啡传到欧美,亚洲的茶叶等也传到了欧美。
材料二: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个地区的国家为了增强实力,提高自己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合作。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材料三:科学技术特别是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地的时间和空间距离,为全球范围的经济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当代的科技进步已经成为整个经济增长的源泉。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是什么历史事件把“互相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从而促进了各大洲的经济交流?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请举出“区域经济合作”在欧洲的具体表现?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什么?经济全球化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怎样积极的影响?
(4)经济全球化使我国面临什么机遇和挑战?
(5)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中国积极融入世界,请举出两个典型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