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周六、周日、假日,一些年轻人会急着赶去参加各种培训,他们说是为自己“充电” 。他们参加培训,基本上是自己掏腰包的。这种消费属于
①享受资料消费 ②生存资料消费 ③发展资料消费 ④精神文化消费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③ |
“自然是一本不隐藏自己的大书,只要我们读它,就可以认识它。”中央气象台每天都对主要城市的天气情况进行预报。人们对未来天气的认识表明
A.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 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
C.意识能够反映客观事物 | D.意识不能脱离客观事物而存在 |
2010年5月12日,是四川地震二周年大祭。那不堪回首的惊天大悲剧,仿佛还在昨天。回答下列各题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省汶川发生了8.0级的地震,造成当地人员伤亡、建筑毁坏。人们现在还不能准确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这说明
A.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预测地震的发生 |
B.有些自然规律是无法掌握的 |
C.如果掌握了地震的规律,就可以防止地震的发生 |
D.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科学的预见离不开对于客观规律的掌握 |
我们有理由相信:有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四川一定会建设得比过去更美丽,灾区一定会建设得比过去更美好。这是因为
A.意识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 B.正确的思想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
C.外因促进事物的发展 | D.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
在自然灾害面前,有人认为,“死者是罪人,触怒了神灵,因而遭致惩罚”。这种荒唐的“天谴论”从哲学上看属于: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 B.近代机械唯物主义 |
C.主观唯心主义 | D.客观唯心主义 |
人们要把小麦秸秆、玉米皮等晾晒消毒后加工成“秸秆工艺品”,其哲学前提是:()
A.承认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 B.具有熟练的编织工艺 |
C.肯定自然物的形态是千变万化的 | D.尊重自然物本身所固有的属性 |
由“嫦娥一号”卫星拍摄的月面图像覆盖区域属于月球高地,长约460公里,宽约280公里,分布有不同大小、形态、结构和形成年代的撞击坑。从唯物论的观点看,这幅图像佐证了:
A.神话的产生是缺乏客观根据的 | B.月球与地球具有相同的物质结构 |
C.各种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科学性 | D.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正确性 |
哲学的物质概念与具体的物质形态之间的区别是
A.前者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后者依赖于人的意识 |
B.前者是本质、抽象、永恒的,后者是现象、形态、暂时的 |
C.前者具有客观实在性,后者没有 |
D.前者是可知的,后者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