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制乙酸乙酯1 mL后,沿器壁加入紫色石蕊试液0.5 mL,这时石蕊试液将存在于饱和碳酸钠溶液层与乙酸乙酯层之间(整个过程不振荡)。对可能出现的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
| A.石蕊层仍为紫色,有机层无色 |
| B.石蕊层为三层环,由上而下是红、紫、蓝 |
| C.石蕊层有两层,上层为紫色,下层为蓝色 |
| D.石蕊层为三层环,由上而下是蓝、紫、红 |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金属钠溶于水:2Na+2H2O =2Na++2OH—+H2↑ |
| B.氯化铝溶液与足量氨水反应:Al3++ 4OH-=AlO2-+2H2O |
| C.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Cu2++2OH-=Cu(OH)2↓ |
| D.铁与稀硫酸反应:2Fe +6H+=2Fe3++3H2↑ |
为了除去混入CO2中的SO2,最好将混合气体通入下列哪种溶液中
| A.饱和食盐水 | B.饱和纯碱溶液 | C.饱和小苏打溶液 | D.浓硫酸 |
下列属于电解质的一组是
①CuSO4②盐酸③水银④NH3⑤氯水⑥酒精⑦NaOH
| A.①⑦ | B.①②⑦ | C.①④⑦ | D.②③⑤⑥⑦ |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8g NH4+含有的电子数为1NA |
| B.2.3g金属钠反应生成Na2O2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2NA |
| C.标准状况下,11.2 L的H2O所含的分子数为0.5NA |
| D.常温常压下,22.4LCl2与足量的铝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A |
下列关于硫酸性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浓H2SO4有氧化性,稀H2SO4无氧化性 |
| B.由于浓H2SO4具有吸水性,故可用来与蔗糖反应做“黑面包”实验 |
| C.稀H2SO4与铁、铝反应,浓H2SO4在常温下不与铁、铝反应 |
| D.浓硫酸与Cu的反应中有少量黑色固体生成,可能是C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