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物质的检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硫酸根离子 |
B.观察钾元素焰色反应的操作是:将铂丝放在稀盐酸中洗涤后灼烧至无色,然后在用铂丝蘸取固体氯化钾,置于煤气灯的火焰上进行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进行观察。 |
C.待检液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有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有NH4+存在 |
D.某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后呈红色,说明该溶液中有Fe3+ |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C同主族,且A、B、C三种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B<C<D
B.2.32gFe3O4与足量B单质完全反应,转移0.09mol电子
C.常温下,B、D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pH<7
D.简单气态氢化物稳定性C>D
始祖鸟烯形状宛如一只展翅飞翔的鸟,其键线式结构表示如图,其中R1、R2为烷烃基。则下列有关始祖鸟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始祖鸟烯与CH2===CH-CH===CH2互为同系物 |
B.若R1=R2=甲基,则其化学式为C12H16 |
C.若R1=R2=甲基,在一定条件下烯烃双键上的碳原子上的氢也能取代,则始祖鸟烯的一氯代物有3种 |
D.始祖鸟烯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也能使溴水褪色,且两反应的反应类型是相同的 |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利用Ⅰ装置检查气密性,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液体顺利流下 |
B.利用Ⅱ装置制取NH3 |
C.利用Ⅲ装置进行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实验 |
D.利用Ⅳ装置收集NH3 |
下列各组物质或溶液溶质的主要成分,皆为同一种酸所对应的盐是
A.大理石、钡餐、石膏 | B.小苏打、苏打、水玻璃 |
C.芒硝、胆矾、明矾 | D.黄铜矿、硫铁矿、磁铁矿 |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叫可入肺颗粒物,与肺癌、哮喘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是灰霾天气的主要原因,它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等,下列与PM2.5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大力发展电动车,减少燃油汽车的尾气排放量 |
B.开发利用各种新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
C.多环芳烃是强致癌物,能吸附在PM2.5的表面进入人体 |
D.PM2.5含有的铅、镉、铬、钒、砷等对人体有害的元素均是金属元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