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已学知识,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原子序数最小的第Ⅷ族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 。
(2)某元素被科学家称之为人体微量元素中的“防癌之王”,其原子的
外围电子排布是4s24p4,该元素的名称是 。
(3)根据VSEPR模型,H3O+的分子立体结构为: 。
(4)含有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任写一种) 。
(5)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极性分子(任写一种) 。
(6)向黄色的三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无色的KSCN溶液,溶液变成红色.该反应在有的教材中用方程式FeCl3+3KSCN===Fe(SCN)3+3KCl表示,经研究表明Fe(SCN)3是配合物,Fe3+与SCN-不仅能以1∶3的个数比配合,还可以其他个数比配合.若Fe3+与SCN-以个数比1∶1配合所得离子显红色.含该离子的配合物的化学式是 .
海水中镁的总储量约为1.8×1015吨,而目前世界上利用的镁60%来自海水。如图是海水提取镁的工艺流程图。
根据上面的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海水提取镁的工艺流程中属于分解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MgCl2的方法制得金属镁,电解槽中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制备镁的工艺流程中,适合循环经济的做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工业上制取金属铝时用电解__________(填原料)的方法,试解释铝电解槽中的阳极碳棒为何要定期更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据《科技消息报》报道:由于废气排放致使地球南极上空的a层出现了400多万平方公里的空洞,有害宇宙线长驱直入,把b分解,密度较小的氢就会逃逸到宇宙空间,剩下的氧最终会使土壤c,从而使地球人类正在重蹈火星的覆辙。根据以上叙述,回答问题。
①填充:a____b____c_____。
②写出a与b对应的化学方程式:a_________b________。
(2)据《中国环境报》报道:从一份科技攻关课题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酸雨区已占国土面积的40%。研究结果还表明,酸雨对我国农作物、森林等影响区域大。
如图是研究酸雨成因的学生实验用的“催化棒”。用两根外面套有玻璃管的粗导线穿过橡皮塞并固定于粗玻璃管中,在其中一端用电热丝连接起来,即制成“催化棒”。
实验时,先接通直流电源,使电热丝红热,然后将红热的电热丝伸入装有SO2和空气的集气瓶中,瓶中立即出现_____ 现象,再往其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又出现______现象。
请回答:
①以上实验中可得出酸雨成因的化学原理是_________。
②目前一座中等城市每年用煤约300万吨,其含硫量如按1%计算,则每年排放SO2多少吨?若此二氧化硫有60%转化为硫酸,相当于生成多少吨98%硫酸?
③为了防治酸雨,降低煤燃烧时向大气排放的SO2,工业上将生石灰和含硫煤混合后使用。请写出燃烧时,有关“固硫”(不使硫的化合物进入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并比较此法与将“石灰石粉未与含硫煤混合”使用防治酸雨的方法,哪个更好些?答_________(填“生石灰法”或“石灰石法”)
④如每隔一段时间测定某份雨水(酸雨)样品的pH,请作出有关时间与酸雨pH变化的曲线图。
⑤国际上最新采用“饱和亚硫酸钠溶液吸收法”,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硫酸最古老的生产方法是:把绿矾装入反应容器中加强热,会流出油状物,并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反应容器中的固体变为红色。这个变化过程可用两个化学方程式表示:,。
接触法制硫酸的原料是,生产过程的化学反应原理是:。
以下可逆反应中,达到平衡后,通过升高温度可提高反应物转化率的是;通过增大压强可提高反应物转化率的是;改变压强,转化率不变的是。
①A(s)+B(g)
C(g),ΔH < 0;
②N2(g)+3H2(g)
2NH3(g), ΔH < 0;
③2NO2(g)
2NO(g) +O2(g),ΔH > 0;
④2SO2(g)+O2(g)
2SO3(g) ,ΔH < 0。
⑤CO(g)+NO2(g)
CO2(g) +NO(g),ΔH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