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表格反映了建国初期的经济现状,对此理解不恰当的是
|
中国(1952年) |
印度(1950年) |
美国(1950年) |
钢产量(人均) |
2.37千克 |
4千克 |
538.3千克 |
发电量(人均) |
2.76千瓦时 |
10.9千瓦时 |
2949千瓦时 |
A.经过三年经济恢复,新中国工业生产虽然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基础仍然薄弱
B.我国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同时也落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
C.这是我国制订“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之一
D.这是我国开始“大跃进”运动的背景,“大跃进”的目标是钢产量赶超美国
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使清王朝处于内外忧患之中。如何保证清王朝统治的长治久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成为摆在封建士大夫面前的重大历史课题。其中,洋务派研究的“历史课题”应该是
A.“师夷长技以自强” | B.结束专制,实行宪制 |
C.“师夷长技以制夷” | D.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
它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描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衰亡,这部著作是
A.《西游记》 | B.《水浒传》 |
C.《红楼梦》 | D.《三国演义》 |
某民间团体为纪念郑和下西洋,欲组织一艘航船重走郑和下西洋的航线,他们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是
A.地中海沿岸 | B.红海沿岸 |
C.非洲东海岸 | D.印度洋沿岸 |
某中学七年一班准备办一期历史小报,他们选定的主题是“唐代的中外交往”,并拟定了如下四个标题,请你帮他们指出哪一项是不恰当的
A.鉴真东渡宣扬中国文化 |
B.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成亲 |
C.玄奘西游天竺取经 |
D.日本派遣唐使来华 |
《三国演义》里 “借东风”“连环计”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而它们都与三国鼎立形成的关键战役有关,这场战役是
A.巨鹿之战 | B.官渡之战 |
C.赤壁之战 | D.淝水之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