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在《答手诏条陈十事》中说:“国家乃专以辞赋取进士,以墨义取诸科,士皆舍大方而趋小道,虽济济盈庭,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况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将何以救?”从材料来看,范仲淹对当时科举制的看法不包括
A.几乎失去了选拔人才的作用 | B.应在考试内容上进行改革 |
C.其公平性已经受到普遍质疑 | D.导致天下危困“乏人”局面 |
服饰是—个时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具体体现。图1到图3是明太祖命制并颁行全国的三种男子帽式,你从中得到的确切信息是
A.朱元璋关心民众生活 |
B.朱元璋鼓励发展纺织业 |
C.明朝极力加强专制皇权 |
D.明朝百姓服饰都有统一规范 |
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这里的“我朝”是指
A.汉朝 | B.唐朝 | C.元朝 | D.明朝 |
按唐制,中男(16至2l岁)不服兵役,成男(22岁以上)才服兵役。某次,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役的提议,得到太宗的许可。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并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据此,你认为魏征供职于
A.尚书省 | B.中书省 | C.兵部 | D.门下省 |
“朝为田舍郞,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的追求,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
A.参加科举考试 | B.等待朝廷察举 |
C.投笔从戎戍边 | D.投作官吏幕僚 |
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士人和小吏要在仕途上求发展,多以孝廉为阶梯。这是
A.察举制 | B.征辟制 | C.九品中正制 | D.科举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