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记载:“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上述材料描述的水利工程是( )
A.郑国渠 | B.漕渠 | C.都江堰 | D.白渠 |
近代某位思想家在阐释自己著书意图时说:“故博证往籍,发明__________变法大义,使守旧者无所籍口。”__________处应为()
A.西洋 | B.孔子 | C.新学 | D.戊戌 |
清末有人说:“西学之精,莫非原本中国……今精舍方言、格致两斋,通其言语文字,以造就译才,兼考求新理新物,为制器利用之助,是乃昌明中国实学,将以西学化为中学,非弃其学而从西学也。”由此可知,作者()
A.主张全盘西化 |
B.反对学习西方的语言文字 |
C.认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D.认为西方的“新理新物”不值得学习 |
下列企业与中国第一家近代轮船公司性质不同的是()
A.上海发昌机器厂 | B.江南制造总局 |
C.安庆内军械所 | D.开平煤矿 |
某学者评价鸦片战争:“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志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该观点强调的是中国()
A.国际地位的变化 | B.社会的变迁 |
C.战败的结局 | D.经济的落后 |
清朝末年李滋然作《明夷待访录纠缪》抨击《明夷待访录》,认为“今日之谈革命、讲自由而重独立者,皆托此篇以济其邪妄”。该文中的“邪妄”实际上是指()
A.倡导工商皆本 | B.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
C.学习西方 | D.反对君主专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