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点P是菱形ABCD的对角线BD上一点,
连结CP并延长,交AD于E,交BA的延长线于点F.试问:
(1)图中△APD与哪个三角形全等?并说明理由.
(2)猜想:线段PC、PE、PF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并说明理由.
我们定义:如图1,在 中,把 绕点 顺时针旋转 得到 ,把 绕点 逆时针旋转 得到 ,连接 .当 时,我们称△ 是 的“旋补三角形”,△ 边 上的中线 叫做 的“旋补中线”,点 叫做“旋补中心”.
特例感知:
(1)在图2,图3中,△ 是 的“旋补三角形”, 是 的“旋补中线”.
①如图2,当 为等边三角形时, 与 的数量关系为 ;
②如图3,当 , 时,则 长为 .
猜想论证:
(2)在图1中,当 为任意三角形时,猜想 与 的数量关系,并给予证明.
拓展应用
(3)如图4,在四边形 , , , , , .在四边形内部是否存在点 ,使 是 的“旋补三角形”?若存在,给予证明,并求 的“旋补中线”长;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已知抛物线 .
(1)当 时,求抛物线与 轴的交点坐标及对称轴;
(2)①试说明无论 为何值,抛物线 一定经过两个定点,并求出这两个定点的坐标;
②将抛物线 沿这两个定点所在直线翻折,得到抛物线 ,直接写出 的表达式;
(3)若(2)中抛物线 的顶点到 轴的距离为2,求 的值.
如图1, 的直径 , 是弦 上一动点(与点 , 不重合), ,过点 作 交 于点 .
(1)如图2,当 时,求 的长;
(2)如图3,当 时,延长 至点 ,使 ,连接 .
①求证: 是 的切线;
②求 的长.
如图,直线 与双曲线 相交于点 .已知点 , ,连接 ,将 沿 方向平移,使点 移动到点 ,得到△ .过点 作 轴交双曲线于点 .
(1)求 与 的值;
(2)求直线 的表达式;
(3)直接写出线段 扫过的面积.
如图,是一种斜挎包,其挎带由双层部分、单层部分和调节扣构成.小敏用后发现,通过调节扣加长或缩短单层部分的长度,可以使挎带的长度(单层部分与双层部分长度的和,其中调节扣所占的长度忽略不计)加长或缩短.设单层部分的长度为 ,双层部分的长度为 ,经测量,得到如下数据:
单层部分的长度 |
|
4 |
6 |
8 |
10 |
|
150 |
双层部分的长度 |
|
73 |
72 |
71 |
|
(1)根据表中数据的规律,完成以下表格,并直接写出 关于 的函数解析式;
(2)根据小敏的身高和习惯,挎带的长度为 时,背起来正合适,请求出此时单层部分的长度;
(3)设挎带的长度为 ,求 的取值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