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整理化学药品时,发现如下图所示的两个试剂瓶中分别存放有图1、图2所示的两种银白色金属片(图1所示的金属为X,图2所示的金属为Y )它们到底是哪两种金属呢?
推理和猜想:试剂瓶中的元素符号中含字母“g”的两种常见金属是 。
①实验步骤 |
②实验现象 |
③结论 |
分别把这两种金属放入__ __ ___________溶液中观察 |
金属X的表面有 一层红色物质覆盖 ,金属Y表面无明显变化 |
金属X是 写出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
根据下列装置图,利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①的仪器名称: _________ .
(2)写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并据此选择上图中 _________ (填序号)组装一套制取干燥的氧气的装置.
(3)小明同学用加热两种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得一种气体,则他应选取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 _________ .收集这种气体的装置只能选用E,由此可知这种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_________ .
小云同学在整理厨房时不小心将一瓶醋打翻,醋洒在火炉旁的一堆草木灰上,发现有大量的气泡生成。激发了兴趣,于是他决定与学习小组的同学,对草木灰的成分进行探究。
[探究活动一]
根据所学酸碱盐知识,同学们猜想草木灰中含有能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盐类物质,于是,设计并进行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观察到锥形瓶A中有大量的气泡冒出,试管B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推断:产生的气体中含有,试管B 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如下结论:草木灰中一定含有(选填“硫酸盐”、“碳酸盐”或“硝酸盐”)。
[探究活动二]
资料摘要Ⅰ:
多种金属化合物在灼烧时,产生的火焰呈现各种特殊的颜色,例如下表:
化合物所含金属元素 |
钙元素 |
钾元素 |
铜元素 |
灼烧产生火焰颜色 |
砖红色 |
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片) |
绿色 |
资料摘要Ⅱ:碳酸钾与碳酸钠、碳酸氢钾与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相似;碳酸氢钠性质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1)同学们认为还必须对草木灰中存在的盐类物质中所含的金属元素进行探究。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取草木灰样品在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片观察到火焰呈紫色,由此得出草木灰含有钾元素的结论。
(2)综合上述探究结果,进一步猜测草木灰中含有的钾盐是:
a. KHCO3 b.c.的混合物。
(3)小红认为上述猜测是错误的。理由是草木灰经柴草燃烧而成,。
(4)请你写出上述“探究活动一”中,锥形瓶A 内发生的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老师指出:草木灰成分复杂,其中所含其它成分的探究有待同学们后续进行。
通过科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请结合图中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资料: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水溶液称为氨水。
①当你选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时,若选择B装置来完成该实验,首先需进行的改动是,然后再添加酒灯。进行加热。
②你认为应选择收集氨气的装置最好是(填序号)。
(2)若选A和C装置组合来制取、收集氧气,这时A和a中应加入的药品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6.5分)小华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时,滴加盐酸前忘了加入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该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他对所得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探究。
【探究目的】探究所得溶液的酸碱性
【提出猜想】所得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性,还可能呈性。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用试管取该溶液1-2mL,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 |
无色酚酞试液变 |
溶液呈碱性 |
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
溶液呈 |
【分析与思考】
⑴若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使其呈碱性的离子是(填写微粒符号),为避免碱性溶液污染环境,小亮对所得溶液进行了如下处理: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然后过滤,把滤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得到氯化钠晶体。该过程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
⑵若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呈酸性、还是中性,在不选用酸碱指示剂的情况下,请你用化学方法提出两种不同的方案(不同方案可从不同的物质类别中选,如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
方案一:。
方案二:。
(5.5分)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装置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收
集装置是C或______。
(2)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装置还可用于制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用该装置制氧气比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一个突出优点是。
(3)小敏同学利用右图来检查装置B的气密性,先向锥形瓶中加水浸没长颈漏斗末端,,若锥形瓶中长颈漏斗下端有气泡冒出,则气密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