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有一个喜迎十八大的专题栏目“数字看变化”,用详实的数据充分展示了我国十六大以来的十年里在各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极大地振奋了党心军心民心,极大地增强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责任心和自豪感。胡锦涛强调,我们一定要认真总结、倍加珍惜、大力发扬,要把广大人民群众激发出来的爱国热情和伟大民族精神,进一步引导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上来。
【探究交流】
(1)从文化的角度回答“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和责任心”源自哪里?(1分)这对我们民族和国家又有何重要意义?(2分)
【我思我悟】
(2)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怎样的伟大民族精神?(2分)当前,我们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2分)
【出谋划策】
(3)某实验学校准备组织学生会干部对全校学生的爱国情感状况做一个调查。请你为他们设计一个调查方案。(3分)
材料一 :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时间统计(见下图)
材料二:某中学九年级(1)班班主任巡查课堂时发现某同学玩手机。班主任就给该生发了一条短信:“你怎么不认真听课?”学生回复:“多谢提醒,等会聊,我们班主任在窗外盯着呢!”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责任与理想的相关知识,谈谈中学生应怎样合理使用手机。
材料:公平是我们社会生活追求的一个重要主题。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党和政府鼓励沿海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当改革发展到一定阶段,党和政府又利用先富者的示范力量,采取有力措施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同时采取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积极协调城乡与区域发展。对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小铭认为:先富者与后富者的出现,会导致区域贫富悬殊,产生社会不公平现象。
小华认为:这是我国在实现共同富裕过程的不同阶段,社会发展不可能有绝对公平。
请运用公平或共同富裕的相关知识,评析上述观点。
材料一:小张是一名业余摄影爱好者,前几天在一公园游玩时,发现几个女青年边吃东西边把果皮扔在地上,于是立即按动快门。不料她们立即围过来,要小张把底片交给她们,否则就告小张侵犯她们的肖像权。小张非常矛盾,不知是不是应该将照片投给报社 。
材料二: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学生马某窃取了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给同班同学陈某的邀请信,并假冒陈某之名拒绝了该大学的留学邀请,同时向该校推荐自己。事情败露后,学校开除了马某的学籍。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的小张是否侵犯了那几个女青年的肖像权?为什么?
(2)材料二中的马某侵犯了陈某的什么权利?为什么?
2010年7月29日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和学校安全管理,提高预防灾害、应急避险和防范违法犯罪活动的能力。
自今年春季各地发生多起幼儿园、学校的恶性伤人事件之后,全国各地高度重视加强校园安全建设和管理,学校有校警、街头有巡警、辖区有民警,正成为全国多数地方的共同举措。
生命不保,何谈教育,何谈发展,何谈幸福!
(1)请你探究:国家为何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建设?
(2)排查隐患:你所在的校园存在哪些安全隐患?(2分,要求能列举两条)
(3)清理设计:请你为“校园安全”设计一条警示语。
(4)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地行使生命健康权?
2010年5月18日,山东枣庄市在网上发现一条“枣庄将在5月19日凌晨4时发生地震”的帖子,地震谣言帖的出现,引发了部分群众恐慌。为避免谣言扩散,市公安局全力侦探,于20日将在网上散布谣言的违法嫌疑人王某抓获。王某行为已经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涉嫌编造虚假信息扰乱社会秩序,公安机关对其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看了上面信息,某班同学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1)观点评析:有人说,发帖子是公民的言论自由,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别人爱信不信,不应当受到法律制裁。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2)理论分析:请你向同学们说一说公民应该怎样正确行使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