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中国科学院发布的一份中国各地(不包括自治区)人口实现零增长的时间表”。
读表回答题。
排名 |
地区 |
时间(年) |
排名 |
地区 |
时间(年) |
1 |
上海 |
2015 |
14 |
四川 |
2025 |
2 |
天津 |
2018 |
15 |
山西 |
2026 |
3 |
北京 |
2018 |
16 |
重庆 |
2026 |
4 |
辽宁 |
2021 |
17 |
湖南 |
2026 |
5 |
江苏 |
2022 |
18 |
河北 |
2027 |
6 |
吉林 |
2023 |
19 |
河南 |
2027 |
7 |
浙江 |
2023 |
20 |
青海 |
2027 |
8 |
黑龙江 |
2023 |
21 |
海南 |
2027 |
9 |
湖北 |
2024 |
22 |
江西 |
2027 |
10 |
广东 |
2024 |
23 |
安徽 |
2028 |
11 |
山东 |
2025 |
24 |
甘肃 |
2028 |
12 |
陕西 |
2025 |
25 |
云南 |
2028 |
13 |
福建 |
2025 |
26 |
贵州 |
2029 |
根据表中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经济越发达,“人口零增长”实现得越早 |
B.“人口零增长”实现时,各地区经济将不再增长 |
C.“人口零增长”与计划生育政策有关 |
D.“人口零增长”实现得快慢与经济发展程度无相关性 |
面对“人口零增长”,目前不应采取的措施是( )
①放宽生育政策,鼓励生育 ②尊重婚姻、家庭及养育子女的多元价值观
③鼓励大规模国外人口迁入 ④建立完善的儿童养育和教育服务体系
A.①③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造成“狮身人面像”缺损严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河流侵蚀作用 | B.风化和风蚀作用 |
C.喀斯特作用 | D.海蚀作用 |
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是()
盛行风 B.地球自转偏向力C.海水密度的差异 D.陆地的形状
图3.10是洋流流经某中低纬海区的海水等温线图,指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①南半球暖流 ②北半球暖流 ③南半球寒流 ④北半球寒流 |
B.①南半球寒流 ②北半球寒流 ③北半球暖流 ④南半球暖流 |
C.①北半球暖流 ②南半球寒流 ③北半球寒流 ④南半球暖流 |
D.①北半球寒流 ②南半球暖流 ③南半球寒流 ④北半球暖流 |
古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百川归大海,何日复西归"。据此,回答17~18题。从河水补给角度看,"黄河之水天上来"可理解为黄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A.大气降水 | B.地下水 | C.湖泊水 | D.冰雪融水 |
从水循环角度分析,后句说的是哪种类型的水循环()
A.海陆间循环 | B.陆上内循环 | C.海上内循环 | D.三者都不是 |
以下天气现象是由气旋引起的是()
A.东南沿海夏季的台风 | B.华北平原秋高气爽的天气 |
C.北方冬半年爆发的寒潮 | D.长江中下游出现的梅雨天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