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我国某科研机构于1995年对我国各地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的预计,据此回答有关问题。
对我国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的预计(1995年)
潜力地区 |
年生物量 (万吨) |
可承载人 口(万) |
最大可能人口密度 (人/平方千米) |
大兴安岭北部 |
4 800 |
480 |
38 |
东北地区 |
105 100 |
23 000 |
229 |
华北地区、黄土高原东部、苏皖北部、辽南 |
87 900 |
22 000 |
279 |
长江中下游 |
88 600 |
22 000 |
395 |
江南丘陵、南岭、武夷山区、四川盆地、湘西—黔东 |
229 700 |
57 000 |
427 |
台湾中北部、福建东南部、两广东南部、滇南 |
91 900 |
22 900 |
460 |
台湾南部、雷州半岛、海南岛、西双版纳、藏东南 |
22 400 |
5 600 |
486 |
内蒙古、宁夏、吉林西部、河西走廊、新疆 |
85 600 |
8 500 |
32 |
青海、西藏 |
10 000 |
1 000 |
4 |
(1)比较我国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地区的环境承载力有何差异?
(2)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行,能否向西部地区进行大量的人口迁入,试从人口合理容量角度加以说明。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的是北半球节气的日照图,画出太阳光线。(5分)
(2)AB是线,E地正值地方时时,东经73°29′的地方时为时分秒。
(3)与C地地方时相同的是地。位于热带的是地。
(4)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为。
(5)A点时日出,昼长是小时。
(6)请描述此时北半球昼长情况。
读图分析
流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区域,它的各组成部分密切联系构成一个整体。长江流域面积大、人口多,借鉴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经验,合理开发长江流域对全国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图5是“长江流域图”读图完成以下各题。
(1)、长江成为“黄金水道”的自然条件是
A.水能资源丰富 B.经济发达
C.通航里程长,航运条件好 D.人口密集
(2)、三峡工程位于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3)、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首要任务是
A.灌溉 B.防洪 C.提高航运能力 D.开发水能
(4)、甲地区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A.土地荒漠化B.水土流失C.土壤盐碱化 D.水体和大气污染
(5)、近50多年来,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面积锐减,湖泊数目减少会
A.加剧土地荒漠化 B.增加生物物种
C.加剧土壤盐渍化D.加剧长江洪涝灾害
(6)、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面积减少的主要措施是
①退耕还湖②加强上游地区水土保持
③扩大水田面积④禁止在长江采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D.②④
(7)、目前,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下降,原因是什么?
读图分析。
(1)图中箭头中字母分别代表:A、B、C
D、E
(2)雨林生态系统中,由于有机质分解和再循环旺盛,自身很少积累和补充养分。
(3)雨林生态系统中,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内,所以地上成为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的部位,而这又正是最容易遭受人类破坏的部分。
(4)雨林植被一旦被毁,养分遭受强烈而很快丧失,雨林则很难恢复。
(5)简述森林作为环境资源的意义
2011年6月17日是第17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主题是“林木维系荒漠生机”。土地荒漠化已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严重威胁。结合“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将下列正确的代号填入下图中相应的空白框中。(每个代号限填一次)
a.陡坡开垦 b.过度放牧
c.生态环境脆弱 d.大风季节开垦
(2)①地区荒漠化严重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②地区荒漠化严重的人为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防止这些地区土地荒漠化,我国正在这些荒漠化严重地区进行的大规模生态工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沙坡头试验站的流沙固定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河流是,山脉是,沙漠是。
(2)为防御流沙对铁路的侵袭,科研人员在这里设置了沙障,主要目是
,在一些极度干旱的荒漠化地区,设置沙障的功能作用一方面是,另一方面是。
(3)D处依靠河水发展灌溉农业,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D处农业生产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4)D处的冬季气温较同纬度的E处,简述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