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日益凸现,各国都在寻求应对之策。我国科学家研究了气候变暖条件下热量资源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1981年以来,我国一年两熟、一年三熟粮食作物种植界限明显北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粮食产量显著上升。该研究为我国合理调整农作物区域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这从一个侧面表明科学认识
①具有自觉选择性,能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变害为
②具有能动创造性,能够推测未来,创造理想世界
③能够揭示事物变化发展规律,指导实践活动,从而推动事物发展
④基于实践活动,体现了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和目的性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2011年4月15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演讲时指出,10年
来,中国深化同亚洲国家的睦邻友好,广泛参与区域合作,同几乎所有亚洲国家建立起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成为多个亚洲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和最大出口市场。2010年,中国同亚洲国家贸易额达到9316亿美元。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涵盖19亿人口,成为发展中国家自由贸易区的典范。上述事实说明()
①我国为促进亚洲和世界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
②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进一
步提高
③我国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④中国发展繁荣离不开亚洲,亚洲发展繁荣也需要中国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某省各类外贸出口产品占比 
上述表格的内容表明该省()
①出口贸易总额不断增长
②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外贸发展方式转变
③把扩大对外贸易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④注重科技创新,增加高附加值产品出口
|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2011年1月至4月,全国累计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8152家,同比增长8.61%: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88.03亿美元,其中近60%投向了制造业,我国己经成为跨国公司在全球市场上最重要的“生产基地”。跨国公司大量在我国投资办企业()
①是生产全球化与资本全球化的表现
②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的根本途径
③客观上推动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④目的是为了实现自身的最大利益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2011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指出,五年来,政府毫不放松地做好“三农”工作,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中央财政“三农”投入累计近3万亿元,年均增幅超过23%。彻底取消农业税和各种收费,结束了农民种田交税的历史,每年减轻农民负担超过1335亿元。据此回答26-27题。政府不断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因为它关系到
①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②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③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能否保持主导地位
④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能否保持独立自主地位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中央财政加大“三农”投入()
①体现了财政可以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
②就能完成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
③有利于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农业
④直接推动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2011年5月17日开幕的第十四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指出,我国科技发展面临诸多挑战,科技资源配置分散问题依然存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能力较弱,特别是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与市场不能有效对接,等等。改变上述现象( )
①要以市场为导向推动技术创新
②关键是增加国家对技术研发的投入
③应加大对先进科技引进的力度
④要力争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上实现新的突破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