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与人类社会的进步相伴而生,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国外改革的历史,推进中国的改革向深层次发展,九年级(2)班组织了一次有关改革问题的探究。请你与同学们一起展开讨论。同学们通过一定的途径收集到了以下资料:(8分)
结合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为了办主题班会,假若你是该班的同学,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收集资料?(至少回答一种途径)(1分)
(2)图一的改革家进行了一次改革,与其同一时期的日本也进行了一次同样性质的改革,从这两国的历史发展来看,改革对两国的影响有什么共同之处?(1分)
(3)图二的改革家最先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使该国渡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请问他的探索是什么?(1分)
(4)图三的改革家实施了新政,这次新政的核心措施是什么?“新”体现在何处?(2分)
(5)图四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他的指引下,改革开放33年来,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这33年的起点是什么?(1分)
(6)在改革过程中,一些国家探索出了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中国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成功,最根本的一条是坚持走 道路。(1分)
(7)学习历史最终目的是获得感悟,启迪今天。从这次探究“改革之路”的班会活动中,你获得了哪些启迪?(1分)
在中央电视台“挑战主持人”的节目中,两位挑战者正在就“如何评价唐太宗李世民”展开对擂。
(1)请你给这两位挑战者提供两条唐太宗治理国家的措施。
(2)两位挑战者正在辩论唐太宗的民族政策,请你为他们举出一例唐太宗时唐政府与西藏友好往来的例子。
(3)唐太宗统治时期,历史上称为“”。
(4)主持人要求挑战者用一句话来评价唐太宗的统治,请你帮他们写出来。
唐朝时期一位著名的皇帝曾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阅读材料后请回答:
(1)这段话最早是出自谁的名言?
(2)他是如何“以史为镜”“以人为镜”的?
(3)“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用过去留下的经验和教训来指导我们做今天的事,通过近一年的历史学习,你认为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对你有什么启发?
在《隋朝运河》图中填注:
(1)隋朝大运河的中心A为,北至B为,南至C为
(2)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你能说出大运河的开通有什么历史意义?
再现历史,感受历史
毛泽东在《沁园春• 雪》中写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才,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这其中包含了哪几位历史人物?(5分)你最欣赏哪一位?谈谈你的看法?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里写道:“......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据所学知识回答:
(1)词里面涉及了哪几位中国封建帝王?
(2)他们中有一位是少数民族,他是谁?属于哪个民族?
(3)任选一位帝王说说他的历史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