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细菌细胞内,产生“工程菌”的示意图。所用的载体为质粒。若已知该细菌细胞内不含图中质粒上的基因。能表明目的基因已与运载体结合,并被导入受体细胞的结果是( )
A.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和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上均能生长繁殖的细胞 |
B.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和含四环素的培养基都不能生长繁殖的细菌 |
C.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能生长繁殖,但在含四环素的培育基不能生长繁殖的细菌 |
D.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繁殖,但在含四环素的培育基能生长繁殖的细菌 |
在动物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同源染色体的联会 | B.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
C.全部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 D.全部等位基因的分离 |
水稻的有芒(A)对无芒(a)为显性,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这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现有纯合有芒感病株与纯合无芒抗病株杂交,得到F1代,再将此F1与无芒的杂合抗病株杂交,子代的四种表现型为有芒抗病.有芒感病.无芒抗病.无芒感病,其比例依次是()
A.9∶3∶3∶1 B.3∶1∶3∶1 C.1∶1∶1∶1 D.1∶3∶1∶3
最终证明孟德尔“对分离现象和自由组合现象的假设性解释”正确的实验是()
A.豌豆的杂交实验 | B.豌豆的自交实验 |
C.豌豆的测交实验 | D.豌豆的反交实验 |
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F1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和F2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是( )
A.4和9 | B.4和27 | C.8和27 | D.32和81 |
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中,F2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和重组型个体所占的比分别是()
A.4/16和6/16 | B.9/16和2/16 | C.1/8和3/8 | D.2/4和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