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节选自《墨子•公输》)文言文阅读重在积累,请依据下面卡片中的提示,将“文言文阅读积累卡片”填写完整。
《公输》词汇积累卡 卡片编号:01 |
|||
类别 |
语 句 |
词语 |
意思 |
实词 |
舍其文轩 |
文轩 |
|
古今异义 |
荆之地方五千里 |
地方 |
|
下面四个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①今有人于此②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
B.①王吏之攻宋也②邻有敝舆而欲窃之 |
C.①邻有短褐而欲窃之②出淤泥而不染 |
D.①此为何若人②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墨子劝服楚王的语言颇具特点,从论辩技巧上看,你认为成功的关键在哪里?
读智慧之美:阅读文言语段《大鼠》完成后面的答题。
万历间。宫中有鼠,大与猫等,为害甚剧。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辄被啖食。适异国来贡狮猫,毛白如雪。抱投鼠屋,阖其扉,潜窥之。猫蹲良久,鼠逡巡自穴中出,见猫怒奔之。猫避登几上,鼠亦登,猫则跃下。如此往复,不啻百次。众咸谓猫怯,以为是无能为者。【A】而鼠跳掷渐迟,硕腹似喘,蹲地上少休。猫【B】疾下,爪掬顶毛,口龄首领,辗转争持,猫声呜呜,鼠声啾啾。启扉急视,则鼠首已嚼碎矣。然后知猫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彼出则归彼归则复用此智耳。噫!匹夫按剑何异鼠乎?
、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A.辄被啖食 | B.阖其扉 | C.潜窥之 | D.众咸谓猫怯 |
、请根据文意将“即”和“既”分别填到文中A、B处
、请用两个逗号将将文中划线“彼出则归彼归则复用此智耳”句断开。
、翻译下列句子:
适异国来贡狮猫,毛白如雪。、“如此往复,不啻百次。”中“如此”所指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请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并说说你从故事中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请你再写出一个与鼠有关的俗语或成语。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何为大丈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所谓大丈夫。”
——《孟子》.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1)往之女家()(2)贫贱不能移().请用原文回答孟子所说的大丈夫在为人处世上有哪些具体体现?
.本文的思想对你的为人处世有哪些指导意义?
阅读《上枢密韩太尉书》回答问题。
上枢密韩太尉书
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而辙也未之见焉。
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辙之来也,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于人见欧阳公,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
辙年少,未能通学吏事。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然幸得赐归待选,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归益治其文,且学为政。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本文的作者是朝的。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气之所形()②气可以养而致()
③见乎其文()④北顾黄河之奔流().文章第一自然段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作者认为写好文章的条件是“养气”,为了表明自己的观点,他举了哪几个例子?
.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你认为他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吗?请说清理由。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③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解释文中划线词的意思。
(1)曾:(2)恒:(3)衡:(4)喻:.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文中第①段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事迹,其共同点是(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
.孟子在两千多年前就警示人们要有忧患意识。两千多年后的今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名言能引起你什么样的共鸣?(3分“)
文言文阅读。阅读《三峡》一文,完成小题。(共12分)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沿溯阻绝( ) ②虽乘奔御风( )
③良多趣味( ) ④哀转久绝( ) .郦道元堪称写水的高手,他用“,”描写水势盛大,又用“,”描写江水清澈,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用原文的语句填空)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总结三峡的景物特点,给下面的对联补出上联。
,天高地厚华夏情。 .课文结尾引用渔歌有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