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两小题。
齐安郡中偶题
(唐)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宋)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_____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_______为诗歌的主要意象。
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羁旅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杜甫的《望岳》,回答后面的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下面是对诗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这首诗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杜甫蓬蓬勃勃的朝气。
B.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
C.颔联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D.诗的前六句在“望”字上下功夫,后两句是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感受。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小题。(共6分)
送客之江西郑锡
乘轺①奉紫泥②,泽国渺天涯。九派③春潮满,孤帆暮雨低。
草深莺断续,花落水东西。 更有高唐④处,知君路不迷。
注:①轺:使者乘坐的车辆。②紫泥:古人用泥封书信,泥上加盖印章。皇帝的诏书用紫泥,这里即指诏书。③九派:长江流至湖北、江西九江一带,分成九条支流。④高唐:指父母。
这首诗里有没有一般送行诗中常见的那种沉郁的情调?为什么?(3分)
“九派春潮满,孤帆暮雨低”描摹了怎样一幅图景?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3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定 风 波
〔宋〕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这首词作于宋元丰五年(1082)
词中描写了哪两个场景?
这首词是借景抒情的佳作。请你说说这首词的主旨

北陂杏花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结合诗歌前两句简析“杏花”的形象特点。
这首诗歌主要运用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山寺夜起 (清)江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注释】①江湜(shí)(1818~1866)清代诗人。咸丰时屡试不第,曾为幕僚,或作塾师,借以糊口。江湜遭逢离乱,半生辗转闽浙苏三地,生命历程与行旅密切联系。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生动描写了烟雾,诗人笔下的烟雾具有的特点。
阅读全诗,你认为诗人“不眠”的原因有哪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