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寺夜起 (清)江湜①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注释】①江湜(shí)(1818~1866)清代诗人。咸丰时屡试不第,曾为幕僚,或作塾师,借以糊口。江湜遭逢离乱,半生辗转闽浙苏三地,生命历程与行旅密切联系。“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生动描写了烟雾,诗人笔下的烟雾具有 、 的特点。
阅读全诗,你认为诗人“不眠”的原因有哪些?
阅读张仲素①的《秋夜曲》,完成(1)-(2)题。
丁丁②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注:①张仲素:中唐诗人,诗歌语言清婉爽洁,悠远飘逸,以写闺情诗见长。
②丁丁:拟声词,计时的漏壶滴水的声音。“秋逼暗虫通夕响”中“逼”字用得神妙,请作简要赏析。(2分)
“征衣未寄莫飞霜”是点睛之笔,全诗表达了主人公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回答问题 。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诗人笔下的早春有何特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诗人对早春怀有什么感情?( 2分)
结合语境体会“润”字的妙处?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题目。(4分)
于郡城送明卿①之江西
明李攀龙
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②迷。
谁向孤舟怜逐客③,白云相送大江西
注释:①明卿:作者的好友。②楚:楚地。③逐客:被贬逐的官员,这里指明卿。诗中的“迷”字用得极妙,请加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友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题目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南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这是一篇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恰如一幅山村夜行图,读起来有身临其境之感。上阕从_______ 和_______的感觉角度表现了乡村的景物特征,渲染出_______的气氛,烘托出诗人因丰收而_______的心情。
体会最后一句中“忽见”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杜甫的《水槛遣心①》,回答问题。
去郭轩楹敞②,无村眺望赊③。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注释】①写作此诗时诗人已定居成都浣花溪畔,经营草堂。水槛:指水亭之栏杆。②去郭:远离城郭。轩楹:草堂的建筑物。轩:长廊。楹:柱子。③赊:长,远。请说出颔联中“出”或“斜”的妙处。
请说说“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的表达作用。
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