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1888年3月4日,《申报》发表文章指出:“今取士以诗赋时丈……是驱天下之人才,囿其心思才力,而置之于无用之地者也。故今之所谓士者,实游民之一也。为士者愈多,则天下愈坏。”
请完成:
(1)上述材料批评了我国的哪一制度?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制度存在哪些弊端?
(2)材料中所批评的这一制度是在何时被废除的?它的废除有什么历史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曾长期领先于世界领先地位,其中以唐朝为最,唐朝前期出现了治世、盛世的局面,‚对外交往活跃,ƒ国内民族融合。
材料二
材料三
(1)请你分别用一个史实证明材料中序号‚ƒ代表的观点。
(2)你最欣赏唐朝时期的哪一位皇帝?试对其进行评价。
(3)材料二图片呈现的人物是谁?他俩在抗击外来侵略中有何贡献?
(4)材料三中,图三反应了康熙皇帝抗击沙俄侵略的战役是什么?最终两国在何年签订的平等条约称作什么?条约签订有何意义?
近年来,一小撮分裂分子在新疆和西藏等地制造了多起暴力恐怖袭击事件,以达到分裂祖国的目的。让我们用史实来粉碎他们的痴心妄想吧!
(1)新疆在哪个朝代正式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清朝在乾隆年间平定了新疆哪一叛乱?之后设置的的管辖新疆的机构是什么?
(3)西藏在哪个朝代成为我国正式的行政区?
(4)清朝前期设置哪一机构管辖西藏?
(5)你如何看待一小撮分裂分子的暴力恐怖袭击行为?
阅读下列材料:( 6分)
材料一近在咫尺的元代权臣乱政,无疑使他(朱元璋)坚定了解决君相之争的决心。……朱元璋以谋反的罪名将胡惟庸抄家灭族,大肆捕杀胡惟庸同党,株连杀戮3万余人,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
材料二故宫导游解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下图),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1)材料一中朱元璋进行的“重大改组”是指什么?
(2)材料二中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这一机构是哪个皇帝确立的?有何作用?
(3)以上材料表明中国古代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
读图后,解答有关问题。(9分)
(1)两幅图分别反映了_______、________两个朝代的疆域范围?其中疆域范围比较大的是_______,是由(少数民族)_________建立的政权。
(2)图一政权的建立是在____世纪______(初期\末期),同年,前朝_______灭亡。
(3)分析图二政权统一的意义。
中国古代采取的不同经济政策,直接影响着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水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免除劳役。从事商业而贫穷的人,全家罚作奴隶。
(1)上述材料是哪次改革的内容?(2分)这一内容会产生什么积极影响?(2分)
(2)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表现。下面图一、图二是唐朝时期发明和使用的农业生产工具。它们的名称分别是 和 。
材料二 北宋时期,国家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八十左右来自淮河以南地区。淮南每年向都城汴京运送粮食六百万石,丝绸、茶叶等物品也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京城。……南方地区经济持续发展,支撑了南宋半壁江山。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到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出现了怎样的变化。概括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材料三 清朝……开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的限制。(后)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
(4)根据材料三分析,清朝实行的是什么政策?该政策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