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朝东华录》载清末颁布的一份懿旨称:“嗣后乡试会试及岁考科举考等,悉照旧制,仍以四书文试贴经文策问等项分别考试。经济特科,易滋流弊,并着即行停罢。”与这一懿旨的颁布有直接关系的历史事件是
| A.百日维新 | B.戊戌变法 | C.清末新政 | D.预备立宪 |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列强主动表示愿意协助清政府剿灭太平天国。据图1、图2分析列强此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 A.划分“势力范围” | B.使战争中获得的权益能得以落实 |
| C.进行资本输出 | D.扶植清政府作为统治中国的工具 |
下列对太平天国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永安建制,初步奠定了太平天国政权的基础 |
| B.定都天京,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
| C.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
| D.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
1912年2月,宣统帝下诏退位,清王朝260多年的统治宣告结束。与这一事件相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袁世凯在北京正式就任临时大总统 |
| B.辛亥革命取得了彻底胜利 |
| C.为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创造了条件 |
| D.中国从此结束了封建制度 |
下表是1911年部分省在革命党人领导下较早举行起义并最终宣布独立的情况。对其分析正确的是()
| 湖南 |
陕西 |
山西 |
云南 |
贵州 |
浙江 |
江苏 |
广西 |
| 22日长沙新军起义 |
22日新军、会党起义 |
29日太原新军起义 |
30日蔡锷率新军起义 |
11月3日陆军小学、新军起义 |
4日杭州新军起义 |
11月初苏州新军起义 |
1日梧州驻军宣布独立 |
A.新军起义是清政府灭亡的根源
B.没有新军就不可能发生革命
C.掌握武装对革命成功至关重要
D.辛亥革命中革命党人贡献小
《辛丑条约》作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的标志,主要是因为该条约的签订导致()
| A.清政府在财政上完全受制于帝国主义 |
| B.清政府在军事上完全受制于帝国主义 |
| C.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
| D.形成帝国主义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