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乃经土地而牧其田野,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四甸为县,四县为都,以任地事而令贡赋。”对上述材料所涉及的土地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瓦解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B.本质是土地公有制
C.在西周盛行 D.在商代的甲骨文中有可能涉及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示意图”,图示中两次发展低谷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A.中国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B.帝国主义经济势力的入侵
C.中国政府经济政策的重大调整
D.中国官僚资本的经济垄断

电视剧《老农民》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由于男劳力全被召去炼铁,眼见地里丰收的地瓜没人收,牛大胆说顾不了了,先让女劳力在地头挖坑把地瓜埋地里,等上面检查完了再说,然而检查通过后,地瓜却烂在了地里。故事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合作化运动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泰安纺织女工刘翠菊从1969年开始记录家里的每一笔开销,小到几分钱,大到几百元,无一遗漏,一记就是45年。这本普通百姓的家庭“豆腐帐”,却被中国历史博物馆当作宝贝一样收藏起来。它的历史价值主要在于()

A.记录内容是民众的日常生活细节
B.反映一定时期的社会历史变迁
C.记录者是普通百姓,史料详实
D.记录时间具有连续性,可信度高

据下列中国基本建设投资分配表数据分析可知,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结论正确的是
()

时间
1953—1957
1958—1962
1963—1965
1966—1970
1971—1975
1976—1980
农业
7.1
11.3
17.7
10.7
9.8
10.4
工业
42.5
60.4
49.8
55.5
55.4
52.6
其中:重工业
36.4
54.0
45.9
51.1
49.6
45.9


A.逐步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
B.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C.主要依靠对重工业的投资来推动经济发展
D.实现了农、轻、重的协调发展

对历史事件的分类整理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有一位同学将历史上重大改革分为两类:a类——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b类——俄国废除农奴制、日本明治维新。其分类标准是()

A.是否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是否是向国外学习为主的改革
C.是否导致原来社会性质的改变
D.是否以解决民族危机为其目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