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美国前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在华五十年》中写道:“美国的强大及其在自由和安全事业中的领导地位,使它成了自由国家抵抗共产主义威胁的领袖。” 20世纪50年代,体现美国充当这一“领袖”的史实是

A.提出杜鲁门主义 B.抛出马歇尔计划
C.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D.在越南发动“特种战争”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美苏从对峙走向缓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简单化,而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阶级结构却日趋复杂化。与此相关的是(

A.经营者革命 B.出现福利国家 C.推行国有化 D.全球化的发展

针对下表情况,建国初我国采取的相应政策是()

人均产量
中国(1950年产量)
美国(1950年产量)
印度(1950年产量)
钢产量
2.37kg
538.3kg
4kg
发电量
2.76kwh
2949kwh
10.9kwh
A.没收官僚资本 B.反保守又反冒进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开展大跃进运动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各国货币基本上没有遵守一个普遍的汇率规则,处于混乱的各行其是的状态。为改变这一局面,二战后期西方大国做出的努力是 ( )

A.加剧世界市场争夺 B.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C.减少世界贸易份额 D.制定公平竞争的原则

哥伦布在《哥伦布致西班牙国王和王后书》中写道:“陛下可以统治此间……人们可在这里获得黄金……但我以为陛下最好不采用掳掠的方式去取得黄金,如若采用公平交易的方式,则诽谤和诬蔑便可避免。如此,所有的黄金便会万无一失地源源不断进入陛下的财库中。”其中的“公平交易”()
①本质上是殖民和奴役②促进了所到之处的繁荣
③有利于西欧资本原始积累④密切了世界各地联系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我国古代的农业是一种典型的精耕细作农业,推动农业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是()

A.生产工具的改进 B.水利设施的兴修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国家政策的推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